一种热可逆自修复小分子凝胶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582238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化学领域,涉及生物医学材料,且公开了一种基于N<supgt;2</supgt;,N<supgt;6</supgt;‑二(2‑吡啶甲酰基)吡啶‑2,6‑二酰肼的热可逆自修复小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原料化合物进行有机合成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酰腙类小分子凝胶因子,N<supgt;2</supgt;,N<supgt;6</supgt;‑二(2‑吡啶甲酰基)吡啶‑2,6‑二酰肼(PDA‑CN2),将该凝胶因子(PDA‑CN2)溶于酸性水溶液中,得到热可逆自修复小分子凝胶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可逆可自修复凝胶通过动态酰腙键和氢键自组装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具有热可逆、高机械强度、快速自修复及酸碱响应性。其次,本发明专利技术材料可作为一种精确可控的药物释放系统,可连续、依次释放药物,最后,本发明专利技术材料易降解,副作用小,对生物体造成负担小,适用于药物缓释及生物医学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化学领域,涉及生物医学材料,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动态酰腙键的热可逆自修复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药物缓释、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技术介绍

1、超分子水凝胶是一种具有高度水合能力的凝胶材料,它是由水溶性聚合物和水分子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如氢键、范德华力和静电相互作用等,这种结构可以让水分子在其中形成类似凝胶的三维网络结构,形成凝胶状物质,超分子水凝胶的特点包括高度吸水性、可逆性和可调控性,它可以吸收大量的水分子并保持凝胶状态,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力学特性,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超分子水凝胶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药物传递、组织工程、生物传感器等。

2、超分子水凝胶可以通过调控成分和结构来实现对其性能的调整,例如调节网络密度、孔径大小和力学强度等,这使得它在医学和生物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并且在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3、自愈合超分子水凝胶材料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这种凝胶材料可以在受到损伤或遭到破坏后迅速恢复其机械功能和结构,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光照,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可逆自修复小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可逆自修复小分子凝胶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吡啶-2,6-二甲酸甲酯酯大致溶解于乙醇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可逆自修复小分子凝胶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控制反应温度80-90℃油浴、冷凝回流24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可逆自修复小分子凝胶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真空干燥温度为60-80℃,真空干燥时间为5-6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可逆自修复小分子凝胶材料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可逆自修复小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可逆自修复小分子凝胶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吡啶-2,6-二甲酸甲酯酯大致溶解于乙醇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可逆自修复小分子凝胶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控制反应温度80-90℃油浴、冷凝回流24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可逆自修复小分子凝胶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真空干燥温度为60-80℃,真空干燥时间为5-6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可逆自修复小分子凝胶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吡啶-2,6-二甲酰肼与吡啶-2-甲醛以摩尔比1:2反应、且醛过量;凝胶因子的溶解温度为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诗彤吴子情唐浠楠胡玉乔韩雨静周宝山刘彤嘉杨澜曾志军谢银龙汤捷刘海东邓文婷贾新建廖烈强
申请(专利权)人:赣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