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气压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装置及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8223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气压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装置及检测方法,该装置包括超声雾化‑膜去溶进样系统、高压电源、激发源和光谱检测系统。所述高压系统输出脉冲电压和一个同步的TTL电平信号;所述TTL电平信号连接到检测系统。所述激发源为大气压辉光放电微等离子体,其在大气压下能维持稳定的辉光放电微等离子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单脉冲调制分析装置有效解决了现在大气压辉光放电技术因放电电流局限于20‑35mA导致重金属激发效率不够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超声雾化‑膜去溶进样装置能够对不宜挥发的液体样品进行直接取样,无需复杂预处理,溶去膜对气溶胶除水,从而实现灵敏、快速的原子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痕量金属元素的高效检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实时在线分析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析化学与光谱分析,具体涉及一种大气压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痕量元素检测领域,原子发射光谱技术凭借高灵敏度、多元素同时分析等显著优势,成为广泛应用的检测手段。其中,传统的原子发射光谱技术,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虽能满足实验室常规分析和研究需求,但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诸多明显缺陷。从成本和实用性角度来看,传统技术仪器运行成本高昂,不仅设备购置费用巨大,而且日常维护和消耗品成本也居高不下,这使得许多预算有限的检测机构难以承受。同时,仪器体积较大,需要专门的实验室空间进行安置,限制了其使用场景的灵活性。此外,检测流程繁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且检测费用较高,增加了检测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更重要的是,这些传统方法对检测环境要求严苛,必须在特定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难以实现连续和实时的测量,无法满足野外实时分析和非实验室条件下动态监测的需求。

2、大气压辉光放电(apgd)作为一种前沿的微等离子体技术,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目前使用的apgd仪器具有功耗小、成本低、能在大气压下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气压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压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系统包括超声雾化模块和膜去溶模块,用于将液体样品转化为气溶胶;所述超声雾化进样模块包括超声雾化腔、换能片、冷却水夹套及蠕动泵组成。所述去溶剂化隔膜为聚四氟乙烯材质薄膜,厚度0.01-0.3mm,孔径0.1-0.3μm,,用于去除气溶胶中95%以上的水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压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雾化腔为双层玻璃结构,内层为石英材质(内径20-30mm,壁厚1.5-3mm),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气压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压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系统包括超声雾化模块和膜去溶模块,用于将液体样品转化为气溶胶;所述超声雾化进样模块包括超声雾化腔、换能片、冷却水夹套及蠕动泵组成。所述去溶剂化隔膜为聚四氟乙烯材质薄膜,厚度0.01-0.3mm,孔径0.1-0.3μm,,用于去除气溶胶中95%以上的水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压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雾化腔为双层玻璃结构,内层为石英材质(内径20-30mm,壁厚1.5-3mm),换能片(频率1-2.5mhz),外层夹套通入5-15℃冷却水,腔体上设有载气管路、清洗管路及样品输送管路。腔体底部设有载气管路(载气流量0.5-2l/min)、样品输送管路(进样速率0.1-1ml/min)及废液排出管路。所述超声雾化装置的喷头部分与进样锥口均在同一水平位置,且呈夹角关系。所述超声雾化进样装置中的超声频率为1mhz-2.5mhz。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培超黄云冲王金梅李佳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