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变电站,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防护棚。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gis设备总体装用量大幅增长,缺陷和异常数量逐渐增加,临时停电次数逐年增多。gis设备与敞开式设备相比,检修时停电范围大、时间长,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的影响较大。经分析,缺陷主要出现在室外gis设备上,运行环境不良是诱发室外gis设备缺陷频发的主要原因,采取室内安装可有效减少因元件材质、密封工艺、防腐措施等不达标而产生的问题,可有效减少消缺及检修工作量,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减少作业风险。
2、截至2020年3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电网公司)330kv及以上在运gis设备6712间隔。其中,户外布置3206间隔(占比81.60%);户内布置723间隔(占比18.40%)。国家电网公司gis设备故障统计分析发现:2010~2019年变电站(换流站)330kv及以上gis设备共发生故障64次,其中户内gis故障6次,故障率0.16次/(百间隔年),户外gis故障58次,故障率0.35次/(百间隔年),户外gis设备故障率为户内设备的2.19倍。国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在GIS组合电器的套管之间的第一支撑导轨(2a)和第二支撑导轨(2b),在所述第一支撑导轨(2a)和第二支撑导轨(2b)之间并排安装有能够沿第一支撑导轨(2a)和第二支撑导轨(2b)移动的若干个移动顶棚(3);若干个所述移动顶棚(3)能够依次向一侧移动或依次向两侧移动从而露出检修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在GIS组合电器的套管之间设置有一排第一立柱(1a)和一排第二立柱(1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位于一端或两端端头的所述移动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在gis组合电器的套管之间的第一支撑导轨(2a)和第二支撑导轨(2b),在所述第一支撑导轨(2a)和第二支撑导轨(2b)之间并排安装有能够沿第一支撑导轨(2a)和第二支撑导轨(2b)移动的若干个移动顶棚(3);若干个所述移动顶棚(3)能够依次向一侧移动或依次向两侧移动从而露出检修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在gis组合电器的套管之间设置有一排第一立柱(1a)和一排第二立柱(1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位于一端或两端端头的所述移动顶棚(3)外侧安装有固定顶棚(9),所述固定顶棚(9)通过固定支撑(10)进行固定,所述固定顶棚(9)下端面高于所述移动顶棚(3)的上端面,所述第一支撑导轨(2a)和第二支撑导轨(2b)均延伸至所述固定顶棚(9)下方,位于端头的所述移动顶棚(3)能够滑至所述固定顶棚(9)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顶棚(3)两侧均导向驱动机构,所述导向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移动顶棚(3)下的安装板(5),在该安装板(5)下安装有行走电机(6),该行走电机(6)输出轴连接有导向轮(4),且该导向轮(4)位于所述行走电机(6)下方,相同侧的所述导向轮(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导轨(2a)或第二支撑导轨(2b)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顶棚(3)呈“人”字形结构,所述安装板(5)的横向部分外端向上翻折,该翻折部分与该安装板(5)的转折处顶住所述移动顶棚(3),所述安装板(5)的竖向部分外端向内翻折,该翻折部分伸入所述第一支撑导轨(2a)或第二支撑导轨(2b)的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1a)和第二立柱(1b)均固定有斜支撑(1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导轨(2a)和第二支撑导轨(2b)均分段连接而成,位于端头的所述第一支撑导轨(2a)和第二支撑导轨(2b)外端均设置有限位卡;
8.根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