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溶胡敏酸的改进合成方法及其环境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58221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吸附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不溶胡敏酸的改进合成方法及其环境应用。首先将天然胡敏酸溶于0.1M NaOH溶液,经离心后收集上清液,用6M盐酸调节上清液pH至1,使胡敏酸沉淀,经离心清洗并烘干制得高纯度胡敏酸粉末;然后将胡敏酸粉末在330℃下无水烧制6小时;最后将烧制产物分散于超纯水中,调节pH至8去除微溶组分,获得不溶胡敏酸。该方法通过使用无水烧制代替使用CaCl<subgt;2</subgt;溶液辅助烧制的传统工艺,显著提高了产物稳定性,使其溶解度从2%降至0.2%以下,对水体中Zn<supgt;2+</supgt;的吸附效果更优,实现了降本增效。本发明专利技术流程简洁、环境友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CaCl<subgt;2</subgt;浪费、产物稳定性差的缺陷,适用于有机质‑关键金属界面反应的理论研究及重金属污染的绿色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吸附,尤其涉及一种不溶胡敏酸的改进合成方法及其环境应用


技术介绍

1、胡敏酸是地球表层系统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微量关键元素及其同位素的表生地球化学循环。胡敏酸与关键元素界面反应机理研究是理解全球碳循环、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及金属稳定同位素古环境示踪的科学基础。同时,胡敏酸作为一种天然绿色负碳材料,能通过吸附作用有效固定重金属离子,进而降低其生物有效性和环境风险。然而,胡敏酸在天然环境中具有高溶解度,导致胡敏酸-关键元素反应体系中胡敏酸络合态金属离子和自由离子态金属离子难以分离,严重制约相关理论的研究和负碳修复技术的研发。

2、将溶解态胡敏酸转化为不溶态(颗粒态)是实现胡敏酸-关键金属离子反应产物分离的有效策略。文献中记载的传统方法通常采用1h快速加热缩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胡敏酸溶解度,使其达到一定程度的颗粒化,但存在技术细节模糊、合成效率低,合成效果不理想,ph 10条件下产物溶解度高达22%等缺陷。前期专利(申请号2024117995877)明确了颗粒态胡敏酸加热缩合制备细节,并进行了改进,通过延长合成时间,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溶胡敏酸的改进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溶胡敏酸的改进合成方法制备所得的不溶胡敏酸,其特征在于:该不溶胡敏酸应用于吸附固定Zn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溶胡敏酸的改进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烧制温度为330℃,烧制时长为6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溶胡敏酸的改进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的具体操作如下:S1.1将天然胡敏酸置于0.1M NaOH溶液中,搅拌15min促使其溶解,将反应后的悬液放入离心机,使用离心机离心,收集上清液;S1.2将收集到的上清液用6M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溶胡敏酸的改进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溶胡敏酸的改进合成方法制备所得的不溶胡敏酸,其特征在于:该不溶胡敏酸应用于吸附固定zn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溶胡敏酸的改进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烧制温度为330℃,烧制时长为6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溶胡敏酸的改进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的具体操作如下:s1.1将天然胡敏酸置于0.1m naoh溶液中,搅拌15min促使其溶解,将反应后的悬液放入离心机,使用离心机离心,收集上清液;s1.2将收集到的上清液用6m盐酸调节至ph=1,此时黑色胡敏酸固体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苟文贤黄艺刘彦良夏波姜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