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压伤五金外壳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2042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3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压伤五金外壳的模具,涉及注塑领域,包括:模仁、模条、镶件与形变元件,模仁凹设有注胶通道、第二浇口、滑槽、凹槽、型腔与线缆容纳槽,线缆容纳槽、型腔、凹槽与滑槽依次连通,模条滑动设置于滑槽,镶件两端均分别设置于凹槽与插槽内部,形变元件夹设于镶件与插槽的槽底之间,每一型腔两侧均设有第三流道,镶件中心位置设有连接器容纳槽,镶件内部设有第一浇口,注胶通道与第二浇口分别连接于第三流道两端,第一浇口一端与型腔一端连通,第一浇口另一端与注胶通道连通,第二浇口与型腔另一端连通。通过四个进胶点一次性在一套模具上完成注塑的作业。镶件与模条的相对位置可以微调,可预防产品外露不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防压伤五金外壳的模具


技术介绍

1、现阶段在注塑加工带铝壳的cable插头时,一般需要4道注塑工序:注塑内模-注塑一次外模-套铝壳-注塑sr外模。注塑成型时,type-c连接器上的五金铝壳需要预先横向插装在活动镶件上的凹槽内部,而线缆需要装夹于模仁上的凹槽内部。

2、受加工精度影响,type-c连接器上的五金铝壳均存在一定公差。当五金铝壳长度上公差偏长时注塑件会出现压伤问题。当五金铝壳长度下公差偏短时注塑件会出现批锋和冲胶问题。当五金铝壳外观尺寸上公差偏大时注塑件会出现压伤问题。铝壳尺寸公差问题会有压伤或批锋现象,造成产品返工,增加了制造成本。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压伤五金外壳的模具,以解决因铝壳尺寸公差导致的压伤或批锋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防压伤五金外壳的模具,包括:模仁、模条、镶件与形变元件,所述模仁凹设有注胶通道、第二浇口、滑槽、凹槽、型腔与线缆容纳槽,所述凹槽、型腔与线缆容纳槽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压伤五金外壳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仁、模条、镶件与形变元件,所述模仁凹设有注胶通道、第二浇口、滑槽、凹槽、型腔与线缆容纳槽,所述凹槽、型腔与线缆容纳槽均沿滑槽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线缆容纳槽、型腔、凹槽与滑槽依次连通,所述模条滑动设置于滑槽,所述模条开设有与型腔一一对应的插槽,每一所述镶件两端均分别设置于凹槽与插槽内部,所述形变元件夹设于镶件与插槽的槽底之间,所述模条上端面设有第一流道,所述模条靠近型腔的端面设有第二流道,每一所述型腔两侧均设有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与第三流道依次连通,所述镶件远离形变元件的端面中心位置设有连接器容纳槽,所述镶件内部于连接器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压伤五金外壳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仁、模条、镶件与形变元件,所述模仁凹设有注胶通道、第二浇口、滑槽、凹槽、型腔与线缆容纳槽,所述凹槽、型腔与线缆容纳槽均沿滑槽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线缆容纳槽、型腔、凹槽与滑槽依次连通,所述模条滑动设置于滑槽,所述模条开设有与型腔一一对应的插槽,每一所述镶件两端均分别设置于凹槽与插槽内部,所述形变元件夹设于镶件与插槽的槽底之间,所述模条上端面设有第一流道,所述模条靠近型腔的端面设有第二流道,每一所述型腔两侧均设有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与第三流道依次连通,所述镶件远离形变元件的端面中心位置设有连接器容纳槽,所述镶件内部于连接器容纳槽两侧均设有第一浇口,所述注胶通道与第二浇口分别连接于第三流道两端,所述第一浇口一端与型腔靠近滑槽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浇口另一端与注胶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浇口与型腔远离滑槽的一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防压伤五金外壳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镶件包括第一块体与第二块体,所述第一块体一端设有第一台阶槽,所述第二块体滑动设置于第一台阶槽内,所述第一块体的高度小于台阶槽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预防压伤五金外壳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镶件还包括同轴设置的弹簧销与第一弹簧,所述弹簧销两端分别贯穿设置于第一块体与第二块体,所述第一块体与第二块体均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抵设于两个第一定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预防压伤五金外壳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元件夹设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杰罗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至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