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式健身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1611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28
本技术公开了两用式健身车,包括车架和脚蹬机构,车架后部上安装有坐垫,脚蹬机构包括设于车架后部两侧上且可绕轴做画圆运动的脚蹬,车架前部的两侧设有摆动扶手,摆动扶手的中部铰接在车架上,脚蹬通过传动连杆与同侧的摆动扶手连动配合,传动连杆包括铰接在脚蹬上的后部连杆以及铰接在摆动扶手下部上的前部连杆,后部连杆与前部连杆可拆卸的连接,车架上设有可与前部连杆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功能切换时所述前部连杆与后部连杆分开,且前部连杆与所述连接部连接,以限制摆动扶手相对车架转动,本专利能实现健身车和椭圆机两种模式切换,摆动扶手在椭圆机功能时能由传动连杆带动相对车架前后摆动,在健身车功能时与车架相对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健身器材,尤其涉及一种两用式健身车


技术介绍

1、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身体素质大幅降低,锻炼身体的意识逐渐提高,人们常会选择去健身馆或在家里购置健身器材进行健身,例如健身车和椭圆机。健身车是模仿自行车供人在原地进行运动,从而达到竞赛或健身的目的。健身车通常包括车体、脚蹬机构和阻尼轮,车体上具有固定的把手,使用时,人们握着把手,通过踩踏脚蹬机构的脚蹬而驱动阻尼轮转动,从而进行腿部锻炼;椭圆机由上下肢同时进行运动,踏板与扶手之间由连杆机构来互为联动,使得手部及足部同时运动,用户通过交替踩踏的方式来带动双手前后摆动,以达到模拟步行的运动目的。

2、现有为了增加健身器材的功能性,将健身车和椭圆机组合在一台设备上,通过一台健身设备来实现健身车和椭圆机两种功能,例如中国技术专利cn211486371u公开的一种椭圆机,包括机架、飞轮主体、扶手单元、踏板单元和座椅;机架通过连接件与扶手单元和踏板单元连接,飞轮主体固定在机架上,座椅安装在飞轮主体上,机架通过连接件与扶手单元和踏板单元连接,踏板单元的一端和扶手单元枢接,踏板单元的另一端可与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两用式健身车,包括车架和脚蹬机构,车架后部上安装有坐垫,脚蹬机构包括设于车架后部两侧上且可绕轴做画圆运动的脚蹬,车架前部的两侧设有摆动扶手,摆动扶手的中部铰接在车架上,脚蹬通过传动连杆与同侧的摆动扶手连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连杆包括铰接在脚蹬上的后部连杆以及铰接在摆动扶手下部上的前部连杆,后部连杆与前部连杆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车架上设有可与前部连杆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功能切换时所述前部连杆与后部连杆分开,且前部连杆与所述连接部连接,以限制摆动扶手相对车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式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连杆/后部连杆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后部连杆/前部连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两用式健身车,包括车架和脚蹬机构,车架后部上安装有坐垫,脚蹬机构包括设于车架后部两侧上且可绕轴做画圆运动的脚蹬,车架前部的两侧设有摆动扶手,摆动扶手的中部铰接在车架上,脚蹬通过传动连杆与同侧的摆动扶手连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连杆包括铰接在脚蹬上的后部连杆以及铰接在摆动扶手下部上的前部连杆,后部连杆与前部连杆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车架上设有可与前部连杆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功能切换时所述前部连杆与后部连杆分开,且前部连杆与所述连接部连接,以限制摆动扶手相对车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式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连杆/后部连杆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后部连杆/前部连杆与限位槽滑动连接,以将前部连杆和后部连杆限位在一条直线上相对移动,所述后部连杆上设有若干挡位孔,所述前部连杆上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可选择的与其中一个挡位孔相对并通过螺钉连接,以调整脚蹬与摆动扶手之间的传动连杆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用式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设置在车架上的连杆固定片,连杆固定片上设有对应连接孔的连杆固定孔,功能切换时前部连杆转动至连接孔与连杆固定孔相对的位置,并通过螺钉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式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前部上设有横向摆设的扶手杆,所述摆动扶手中部连接有套管,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茜林波俞晋淼胡永恒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拓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