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砾土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8142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与地质力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砾土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圆砾土进行三轴固结排水实验,获得所述圆砾土的力学试验数据;根据所述力学试验数据,对邓肯‑张模型进行改进;基于改进后的邓肯‑张模型,构建圆砾土本构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进邓肯‑张模型轴向应变和侧向应变的曲线关系、体积应变和切线泊松比,提高了邓肯‑张模型对圆砾土的适用性,解决了由于冲湖积圆砾土受山区冲积和湖相沉积的共同作用下,现有本构模型不能准确描述圆砾土力学行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与地质力学,具体涉及一种圆砾土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圆砾土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于圆砾土层之上。工程建设的安全稳定,往往取决于土的力学性质,由于各地圆砾土层形成过程差异较大,导致圆砾土的性质不同,因此无法用同一种本构模型描述不同地区圆砾土力学性状。本构模型是描述土体应力-应变关系的关键,准确的本构模型对于岩土工程的设计、分析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在基坑稳定性问题分析中至关重要。

2、对于土的本构模型研究,从提出剑桥模型至今,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今已有上百种本构模型。模型间差异巨大,如何根据土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本构模型,进行工程稳定性问题的分析,也成为研究的重点。

3、目前常见本构模型的如邓肯-张模型,虽能适用于多数土体,但通常也需对其参数进行特定修正才能反映某个地区的特定土体力学性质。为此,国内外众多学者根据土的特性,针对性地进行了大量的本构模型修正研究。例如对于细粒土,有学者针对中国南海水合沉积物本构模型,进行了大量实验,结合已有的土的本构模型,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砾土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圆砾土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力学试验数据,对邓肯-张模型进行改进,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圆砾土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轴向应变和侧向应变的曲线关系进行改进,满足以下公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圆砾土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体积应变进行改进,满足以下公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圆砾土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切线泊松比进行改进,满足以下公式: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砾土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圆砾土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力学试验数据,对邓肯-张模型进行改进,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圆砾土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轴向应变和侧向应变的曲线关系进行改进,满足以下公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圆砾土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体积应变进行改进,满足以下公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圆砾土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切线泊松比进行改进,满足以下公式: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圆砾土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延辉潘泽文马秉庆宋琴孔志军杨竹胜王俊沈良帅桂跃付小兵李国宝徐伟许汉华徐文杰李靖张伟张泽文彭国诚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