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施工的线路检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142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涉及线路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施工的线路检测机器人,包括主控制机箱、控制组件和检测辅助组件,所述主控制机箱的上端竖直对称设有两个连接支臂,两个连接支臂的上端均设有行走检测组件,在进行线路检测使用时,通过控制组件对于行走检测组件的控制,使主控制机箱稳定挂接在线缆的下方,提高移动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同时随着控制调整,两个涡流检测模块可对线缆进行同步包覆,实现涡流探伤检测,对主控制机箱的状态进行有效检测,另外检测辅助组件的配合使用,可对线缆收到的外部环境影响进行辅助处理,提高线缆的检测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路检测装置,具体为一种电力施工的线路检测机器人


技术介绍

1、电力施工线路检测机器人是一种集成智能感知、自主导航与数据分析能力的特种机器人,专用于电力线路(包括架空输电线路、电缆隧道、变电站等)的施工质量检测与运行状态监测,通过自动化手段替代或辅助人工完成高危、复杂环境下的检测任务,其中架空线路用自动巡检集机器人在使用时主要通过移动轮与线缆搭接,然后沿着线路进行行走检测;

2、现有公开号cn103762521b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线路巡检机器人的打滑检测装置及打滑控制方法,能通过巡线机器人行走轮与压紧轮速度比值来判断打滑状态,并通过相应控制策略制止打滑现象发生,加速度传感器与倾角传感器可分别判断巡线机器人是否处于上坡下滑及下坡松开状态,从而给压紧电机控制策略提供更多依据,提高巡线机器人线路适应能力,上述方案通过多传感模块的相互配合实现线路检测机器人的稳定行走,由于需要巡检机器人参与工作的线路,多为高空线路,一些检测设备体积相对较大或者不便于与线路配合使用,因此检测多以红外检测和视觉检测为主,在检测时受到的外部环境干扰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施工的线路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施工的线路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架(3)内开设有活动槽,活动组合板(4)水平设于收纳槽内,活动组合板(4)的下端竖直对称设有若干滑动导杆(5),若干滑动导杆(5)的下端分别活动贯穿插接移动支架(3)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施工的线路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内上端和活动组合板(4)的上端一侧均相对设有组合对接台(10),两个组合对接台(10)的相对一侧中心均水平贯穿开设有第一通槽,两个涡流检测模块(14)分别嵌设于两个组合对接台(10)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施工的线路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施工的线路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架(3)内开设有活动槽,活动组合板(4)水平设于收纳槽内,活动组合板(4)的下端竖直对称设有若干滑动导杆(5),若干滑动导杆(5)的下端分别活动贯穿插接移动支架(3)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施工的线路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内上端和活动组合板(4)的上端一侧均相对设有组合对接台(10),两个组合对接台(10)的相对一侧中心均水平贯穿开设有第一通槽,两个涡流检测模块(14)分别嵌设于两个组合对接台(10)的一侧,两个组合对接台(10)的相对一侧中心均贯穿开设有第二通槽,且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内贯穿插接有线缆(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施工的线路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内位于组合对接台(10)的两侧和活动组合板(4)靠近组合对接台(10)的两侧均开设有轮槽(11),移动支架(3)和活动组合板(4)的轮槽(11)内分别通过轮轴转动设有移动轮(12)和安全轮(13),同一侧的移动轮(12)和安全轮(13)相错位设置,且线缆(35)贯穿组合对接台(10)的两侧分别搭接移动轮(12)和安全轮(1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施工的线路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臂(2)为中空结构,升降活动管(6)的下端活动插接连接支臂(2)内,螺纹控制管(7)通过轴承转动设于连接支臂(2)内中心,螺纹控制管(7)的上端插接升降活动管(6)内并通过螺纹与升降活动管(6)相连接,螺纹控制管(7)的下端插接主控制机箱(1)内并套接设有从动锥齿轮(8),主控制机箱(1)内靠近从动锥齿轮(8)的一侧均设有驱动锥齿轮(9),且从动锥齿轮(8)的一侧与驱动锥齿轮(9)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施工的线路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组合对接台(10)的一侧均开设有环形处理槽(15),组合对接台(10)内靠近环形处理槽(15)的一侧均开设有组合转槽(16),组合转槽(16)的一侧均贯穿组合对接台(10)并连通环形处理槽(15)开设有伸出槽,两个弧形组合自转板(17)分别转动设于两个组合转槽(16)内,且当两个组合对接台(10)相贴合时,两个弧形组合自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鹤辉金凯陈建宏周琦力黄绍军闵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电力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