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地压全域监测与动静远近场协同预警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81240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25
本发公开了一种冲击地压全域监测与动静远近场协同预警方法和系统,预警方法包括:基于动载应力波远场产生与传播机理,确定采场空间重点监测区及应力波类型,圈定工作面围岩高应力区并分析岩层结构特征。在远场重点区设微震传感器,通过波形反演获取震源破裂尺寸、能量及震级等参数;在近场高应力区布设声电系统,动态监测煤岩破裂特征并量化分析围岩静载储能状态。结合应力波传播衰减系数,建立动静能量叠加作用下的远近场融合预警准则,通过多源监测数据协同分析实现冲击地压超前精准预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融合震声电的孕灾空间全域监测技术,考虑了动载产生、跨空间传播及工作面围岩破坏的链式演化致灾过程,有助于显著提升冲击地压预警的准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击地压,尤其涉及一种冲击地压全域监测与动静远近场协同预警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煤炭开采不断由浅部走向深部,由此引发的强扰动条件下冲击地压防控已成为制约深部开采的关键科学难题。虽然现有技术中在冲击地压致灾机理、监测预警技术等领域取得系列突破,初步构建了"预测-监测-防治"技术体系,但面对深部开采呈现的"三高四复杂"特征(高地应力、高渗透压、高地温,复杂地质构造、复杂工程扰动、复杂应力路径、复杂灾变响应),传统监测预警技术面临重大挑战。

2、当前深部采场多源应力场动态耦合致灾机制尚未完全明晰,具体表现为:动静载联合作用下煤岩体损伤-破裂-失稳全过程演化规律尚存认知盲区;多场耦合致灾前兆信息的时空关联特征缺乏系统表征;现有监测技术存在空间覆盖度不足与多源信息融合度低的双重缺陷。尽管如专利cn118859311a提出了一种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矿山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通过地表微震波数据来确定震源位置和能量完成灾害监测;专利cn114017121a通过对应变场的冲击地压的实时监测实现对灾害的监测预警;专利cn1064378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地压全域监测与动静远近场协同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地压全域监测与动静远近场协同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地压全域监测与动静远近场协同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地压全域监测与动静远近场协同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地压全域监测与动静远近场协同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地压全域监测与动静远近场协同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地压全域监测与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地压全域监测与动静远近场协同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地压全域监测与动静远近场协同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地压全域监测与动静远近场协同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地压全域监测与动静远近场协同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地压全域监测与动静远近场协同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笑然邵嘉鑫刘晓斐张奇明王恩元吴健波朱世豪刘舒欣王进华王栋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