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压器、发动机进气系统、发动机进气控制方法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80702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进气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稳压器、发动机进气系统、发动机进气控制方法及车辆。该稳压器包括进气机构和活塞式稳压机构。该进气机构包括控制阀,该控制阀连通于燃气源,该控制阀的占空比能够调节,该控制阀的燃气出阀压力与该控制阀的占空比成正比。该活塞式稳压机构设置于该控制阀的下游,流出该控制阀的燃气能够进入该活塞式稳压机构,活塞式稳压机构能够根据发动机的燃气需求量动态调节活塞式稳压机构的燃气进气量。该稳压器能够提升稳压效果,在发动机燃气需求量较小的工况下为发动机进气提供可靠的稳压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进气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稳压器、发动机进气系统、发动机进气控制方法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喷射阀作为天然气发动机上的燃气喷射装置,可以根据实际运行负荷,控制进入发动机的燃气喷射量,保证发动机在设定的空燃比下运行。整车气瓶中的液化天然气经汽化器汽化为压缩天然气,再经过稳压器稳压以及燃气滤清器的过滤后,由喷射阀喷入发动机混合进气系统中。

2、稳压器包括燃气阀门和活塞式稳压结构,经由燃气阀门进入的燃气,能够进入活塞式稳压结构进行稳压。现有的燃气阀门仅具有控制燃气通断的功能,也就是仅具有开启和关闭两种状态。也就是说,现有的稳压器仅能够利用活塞式稳压结构对稳压器出口的燃气压力进行稳定,即该稳压器仅具有单级稳压功能。

3、但是,在车辆低负荷运行时,发动机的燃气需求量很小,即燃气需求压力很小,此时,如果稳压结构的入口处的燃气压力过大,会导致活塞式稳压结构稳压效果不足,进而导致进入发动机的燃气量过大以及燃烧不充分的问题。

4、因此,亟需一种稳压器、发动机进气系统、发动机进气控制方法及车辆,以解决以上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稳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稳压机构包括外壳(120)、活塞(130)和弹性元件(140),所述活塞(13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120)中,所述外壳(120)被所述活塞(130)分隔形成无杆出口腔(121)和有杆平衡腔(122),所述无杆出口腔(121)连通于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喷射阀(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稳压机构还包括燃气容纳腔(160),所述燃气容纳腔(160)与所述无杆出口腔(121)和所述有杆平衡腔(122)均不连通,所述控制阀(110)选择性连通于所述燃...

【技术特征摘要】

1.稳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稳压机构包括外壳(120)、活塞(130)和弹性元件(140),所述活塞(13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120)中,所述外壳(120)被所述活塞(130)分隔形成无杆出口腔(121)和有杆平衡腔(122),所述无杆出口腔(121)连通于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喷射阀(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稳压机构还包括燃气容纳腔(160),所述燃气容纳腔(160)与所述无杆出口腔(121)和所述有杆平衡腔(122)均不连通,所述控制阀(110)选择性连通于所述燃气容纳腔(160),所述活塞(130)部分插设于所述燃气容纳腔(160)中,所述轴向气道(131)的入口与所述燃气容纳腔(160)的内壁之间形成燃气通道(132),所述燃气通道(132)的开度能够通过所述活塞(130)沿所述外壳(120)的轴向移动进行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稳压机构还包括压力平衡接管(150),所述压力平衡接管(150)连通于所述有杆平衡腔(122)和外部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辉翟长辉刘盛男李辉臧强真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