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鼻窦炎治疗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0456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1 20:19
本申请提供一种鼻炎、鼻窦炎治疗器械,包括壳体、隔离板、振动单元和罩体,壳体具有内腔,以及与内腔相通的进气端和出气端;隔离板设置于壳体内,将内腔隔离成第一腔和第二腔,隔离板设有通孔;振动单元可活动地设于通孔处,振动单元用于在工作气流的作用下产生频率范围为20~300Hz的振动声波,其中,工作气流因使用者对进气端呼气或者从出气端吸气而产生;罩体用于连接在进气端和鼻腔之间,或者出气端和鼻腔之间,以向壳体提供工作气流。本申请提供的鼻炎、鼻窦炎治疗器械可以针对鼻腔、鼻窦腔通过振动声波打开,有助于锻炼鼻腔相关肌肉,提高雾化给药效果,从而对鼻炎、鼻窦炎予以缓解或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鼻炎、鼻窦炎治疗器械


技术介绍

1、鼻腔和鼻窦位于颅脑下面,居于咽喉与口腔上方,坐落于两眼眶之间。鼻腔和鼻窦病变常向附近组织蔓延,因而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症。由于鼻窦是鼻腔周围骨骼内的腔洞,鼻窦炎常是因为鼻窦通道狭窄导致妨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从而引起了感染,也因此感染的鼻窦因为鼻窦通路狭窄导致炎症难于治愈,且鼻窦炎会进一步蔓延到鼻腔,形成鼻炎。现有的用于治疗鼻窦炎、鼻炎的药物通常很难作用到病灶,而采用雾化治疗法虽然可以直接向病灶给药,但是由于鼻窦往往堵塞,导致药物很难给到病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鼻炎、鼻窦炎治疗器械,以解决以上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鼻炎、鼻窦炎治疗器械,包括壳体、隔离板、振动单元和罩体,壳体具有内腔,以及与内腔相通的进气端和出气端;隔离板设置于壳体内,将内腔隔离成第一腔和第二腔,隔离板设有通孔;振动单元可活动地设于通孔处,振动单元用于在工作气流的作用下产生频率范围为20~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炎、鼻窦炎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炎、鼻窦炎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单元包括支架、摆臂和开关阀,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壳体固定设置,所述摆臂的第一端靠近所述进气端并与所述支架可转动连接,所述摆臂的第二端靠近所述出气端,所述开关阀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并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开关阀周期性地在所述第一腔的气压大于所述第二腔的气压时,随同所述摆臂绕所述支架转动以打开所述通孔,并在所述摆臂的回复力作用下复位至所述通孔,以产生所述振动声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炎、鼻窦炎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呼气时,所述第一腔的周期性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炎、鼻窦炎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炎、鼻窦炎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单元包括支架、摆臂和开关阀,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壳体固定设置,所述摆臂的第一端靠近所述进气端并与所述支架可转动连接,所述摆臂的第二端靠近所述出气端,所述开关阀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并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开关阀周期性地在所述第一腔的气压大于所述第二腔的气压时,随同所述摆臂绕所述支架转动以打开所述通孔,并在所述摆臂的回复力作用下复位至所述通孔,以产生所述振动声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炎、鼻窦炎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呼气时,所述第一腔的周期性压力变化范围为0~90cmh2o;吸气时,所述第二腔的周期性压力变化范围为-90~0cmh2o。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炎、鼻窦炎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鼻炎、鼻窦炎治疗器械仅通过呼气产生所述振动声波时,所述第一腔的体积范围为5cm3~25cm3;当所述鼻炎、鼻窦炎治疗器械仅通过吸气产生所述振动声波时,所述第二腔的体积范围为5cm3~25cm3;当所述鼻炎、鼻窦炎治疗器械既适配于通过呼气产生所述振动声波,又适配于通过吸气产生所述振动声波时,所述第一腔的体积范围为5cm3~25cm3,所述第二腔的体积范围为5cm3~25c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炎、鼻窦炎治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本好何里明陈力刘雯肖为先张远雁
申请(专利权)人:汉星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