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互联微电网组网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8014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1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互联微电网组网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建立柔性互联微电网群组网规划双层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结合求解器对所述柔性互联微电网群组网规划双层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柔性互联微电网组网规划方案;采用所述柔性互联微电网组网规划方案进行微电网群的组网和规划。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光伏消纳率,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升柔性配电网的整体经济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配电网中微电网群组网规划,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互联微电网组网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1、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实现高比例光伏消纳。然而,高比例光伏的接入对电网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使得传统电网在处理大规模分布式能源接入时,面临电压、频率控制以及储能利用等问题,尤其是在柔性配电网中,这些问题尤为突出。

2、微电网作为一种能够实现局部自治的电力系统,在高比例光伏消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电网的主要优势在于其灵活的能源管理能力和较好的负荷调节能力。然而,单个微电网在消纳高比例光伏时,常常面临容量不足、频率和电压控制困难、储能设备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导致光伏消纳能力受限。

3、为了提高光伏消纳率,优化电网运行经济性,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微电网集群的优化组网及规划变得至关重要。如何合理规划微电网的集群、优化其运行调度,并有效提高光伏消纳能力,成为柔性配电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互联微电网组网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互联微电网组网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网指标包括微电网群电量自平衡度、电压无功灵敏度指标和电压有功灵敏度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互联微电网组网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模型的目标函数为:F=min[β1(cessSess+Cess,ope)+β2K(XMGC)],其中,F为外层模型的目标函数,min表示取最小值,β1和β2分别为微电网群规划与组网划分的分配系数,cess为储能单位容量成本,Sess为储能配置的总容量,Cess,ope为系统年运行成本,K(...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互联微电网组网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互联微电网组网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网指标包括微电网群电量自平衡度、电压无功灵敏度指标和电压有功灵敏度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互联微电网组网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模型的目标函数为:f=min[β1(cesssess+cess,ope)+β2k(xmgc)],其中,f为外层模型的目标函数,min表示取最小值,β1和β2分别为微电网群规划与组网划分的分配系数,cess为储能单位容量成本,sess为储能配置的总容量,cess,ope为系统年运行成本,k(xmgc)为在组网方案xmgc下的组网划分指标值,表示为:k(xmgc)=α1η+α2svq+α3svp,η为微电网群电量自平衡度,svq为电压无功灵敏度指标,svp为电压有功灵敏度指标,α1,α2和α3为各项组网指标的权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互联微电网组网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网群电量自平衡度通过计算得到,其中,pgi(t)为t时刻微电网群中第i个分布式电源模块的出力;pln(t)为t时刻微电网群内第n个负荷的用电功率;t为计算时间间隔,ng为微电网群内分布式电源模块的数量,nl为微电网群内负荷的数量;所述电压无功灵敏度指标通过svq=δv/δq计算得到,所述电压有功灵敏度指标通过svp=δv/δp计算得到,其中,δv为微电网群的电压幅值变化量,δq为微电网群的无功变化量,δp为微电网群的有功变化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互联微电网组网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模型的约束条件为:其中,essmax表示各节点配置储能的容量上限,xess,i表示各节点配置的储能的接入状态,ses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衡季宇张振华胡丽娟王勇晁佳许崇鑫李石李瑞奇张颖李凯林马杰李博李策孙鑫贾明杰寇凌峰刘海波任童洲王岗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铜川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