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风机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7992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1 2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送风机及空调器,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送风机包括蜗壳以及导流板;蜗壳包括相连接的天板、涡状侧壁以及底壁,天板、窝状侧壁以及底壁围成送风通道,窝状侧壁设置有出风口;导流板设置于天板,导流板的内缘形成进风口,进风口、送风通道以及出风口依次连通;导流板的内导流壁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朝向送风通道且呈凹状弧面,第一部分到窝状侧壁的距离小于第二部分到窝状侧壁的距离,且第一部分的曲率大于第二部分的曲率,使得气流能够在蜗壳能形成稳定的涡流,以此达到减小噪音以及确保稳定送风的目的,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送风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1、目前的送风机可通过较小外径的叶轮即可实现高送风量,然而在送风机进行高送风同时,也会在蜗壳内引发气体乱流以及噪音大等问题,例如在靠近蜗壳出风口处,由于叶轮与蜗壳侧壁距离较远,气流在此处容易不稳定并形成乱流,从而影响出风风量,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送风机及空调器,其能够在蜗壳能形成稳定的涡流,以此达到减小噪音以及确保稳定送风的目的,因此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送风机,包括蜗壳以及导流板;

4、所述蜗壳包括相连接的天板、涡状侧壁以及底壁,所述天板、窝状侧壁以及所述底壁围成送风通道,所述窝状侧壁设置有出风口;

5、所述导流板设置于所述天板,所述导流板的内缘形成进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送风通道以及所述出风口依次连通;

6、所述导流板的内导流壁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送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100)以及导流板(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211)和所述第二部分(212)连接且沿所述进风口(160)的周向设置,沿所述进风口(160)的轴向上所述导流板(200)的内导流壁(210)到所述窝状侧壁的距离逐渐增大,且所述第一部分(211)和所述第二部分(212)的曲率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还包括出风侧壁(400),所述窝状侧壁包括第一端(121)和第二端(122),所述出风侧壁(400)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端(1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100)以及导流板(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211)和所述第二部分(212)连接且沿所述进风口(160)的周向设置,沿所述进风口(160)的轴向上所述导流板(200)的内导流壁(210)到所述窝状侧壁的距离逐渐增大,且所述第一部分(211)和所述第二部分(212)的曲率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还包括出风侧壁(400),所述窝状侧壁包括第一端(121)和第二端(122),所述出风侧壁(400)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端(1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122)、以及所述天板(110)和所述底壁(130)共同围成所述出风口(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00)的外导流壁(220)包括第三部分(221)和第四部分(222),所述第三部分(221)和所述第四部分(222)连接且均背向所述送风通道(140)呈凸出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还包括出风侧壁(400),所述窝状侧壁包括第一端(121)和第二端(122),所述出风侧壁(400)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端(1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122)、以及所述天板(110)和所述底壁(130)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田琢己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