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骶髂关节髓内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7935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1 20:05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骶髂关节髓内钉。骶髂关节髓内钉包括钉体、第一锁紧件、第二锁紧件和第三锁紧件,钉体设有插接孔;钉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中间部和尾部,头部设有第一连接孔,尾部设有第二连接孔,中间部设有第三连接孔;第一锁紧件穿设第一连接孔,第二锁紧件穿设第二连接孔,第三锁紧件穿设第三连接孔。手术时,骶髂关节髓内钉设置于骶髂关节内,不会激惹周围的软组织,并能促进骨折愈合。通过外部固定机构与钉体的插接孔插接,可保证钉体位置的准确性,并能临时支撑钉体。中间部外壁间隔设有多个操作槽,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任一操作槽选择性地位于骨裂线处,可提高手术操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骶髂关节髓内钉


技术介绍

1、骶髂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位于骨盆的后部,连接着骶骨和髂骨。骶髂关节的稳定性对于人体的运动和支撑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骶骨和髂骨从骶髂关节处分离属于骨盆骨折的一种类型,这种类型的骨盆骨折发生率比较高,治疗亦较复杂。

2、目前对这种类型的骨盆骨折的治疗,主要采用接骨板、折弯器和螺钉,具体地,在骶骨和髂骨的外部放置接骨板,采用折弯器将接骨板折弯,以满足两边骶骨和髂骨对连接位置的需求,然后通过螺钉将接骨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骶骨和髂骨上。但是,由于接骨板和螺钉均设置在骶骨和髂骨外部,会激惹周围的软组织,产生鼓包、痛痒等不适感,此外,接骨板与骶骨和髂骨外的骨膜直接接触,可能会损伤骨膜,使骨折愈合延迟,术后恢复变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骶髂关节髓内钉,不会激惹周围的软组织,产生鼓包、痛痒等不适感,能保护骨外膜的完整,并能促进骨折愈合,此外,固定位置准确,手术操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较高。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骶髂关节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骶髂关节髓内钉被配置为设置于骶髂关节内,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骶髂关节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的端面与所述中间部轴线的夹角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骶髂关节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孔(14)为长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骶髂关节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孔的开口处设有球形槽(141),所述第三锁紧件(4)能与所述球形槽(141)的槽壁抵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骶髂关节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锁紧件(4)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螺头(41)和第一螺柱(42),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骶髂关节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骶髂关节髓内钉被配置为设置于骶髂关节内,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骶髂关节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的端面与所述中间部轴线的夹角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骶髂关节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孔(14)为长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骶髂关节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孔的开口处设有球形槽(141),所述第三锁紧件(4)能与所述球形槽(141)的槽壁抵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骶髂关节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锁紧件(4)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螺头(41)和第一螺柱(42),所述第一螺头(41)为球形结构,所述第一螺柱(42)的外壁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螺柱(42)穿设所述第三连接孔(14),所述第一外螺纹用于与所述髂骨或骶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头(41)能与所述球形槽(141)贴合并抵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骶髂关节髓内钉,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操作槽(15)中,至少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力军诸楠张茜垚王凌王一成王楠锋余学天梁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兆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