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急救场景的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7890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1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适用于急救场景的人工呼吸辅助装置,涉及人工呼吸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呼吸气囊,其包括球囊;面罩,面罩包括上罩体和下罩体,上罩体设于下罩体的顶部,上罩的一端设有进气接头,上罩体的两侧对称设有绑带,上罩体与下罩体之间设有隔板,隔板靠近进气接头的一侧开设有导气孔;隔板的底面垂直设有咬合方管,咬合方管相对设于导气孔的下方,咬合方管的底部外壁套装有橡胶套,咬合方管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缺口;鼻夹组件,其包括弹性封闭部件和鼻部夹持部件;挤压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挤压组件可自动挤压球囊,使得氧气输出,无需在急救时人员干涉;在供氧时,鼻部夹持部件可夹持患者鼻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呼吸辅助设备,具体涉及适用于急救场景的人工呼吸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急救场景中,人工呼吸是120急救人员实施急救的关键环节。目前,呼吸球囊作为人工呼吸辅助器具被广泛应用于急救现场,其通常由进气阀、球囊、出气管及呼吸面罩构成。通过手动挤压球囊,呼吸球囊能够快速向患者肺部输送氧气,替代传统口对口人工呼吸,在提高通气效率的同时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2、然而,现有呼吸球囊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显著缺陷,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3、1、传统呼吸球囊需至少两名救援人员协同操作:一人需持续维持患者头部后仰并确保其口腔张开,另一人则需手动反复挤压球囊以提供通气支持。在急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该操作模式将占用本已紧缺的救援人力,导致能够同时实施胸外按压或其他救助措施的人员数量减少,此外,长时间高频次挤压球囊易引发操作者手臂肌肉疲劳,致使挤压力度与频率难以保持稳定,进而降低通气质量;

4、2、在转运患者至救护车或医院的过程中,患者的自主呼吸可能还未完全恢复,仍需依赖外部通气支持,但现有呼吸球囊的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急救场景的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急救场景的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封闭部件包括挡板,挡板的底端垂直设有封板,挡板与封板之间呈L型,封板盖合于导气孔上方,挡板的两侧为独立的进气腔和储存腔,进气腔与进气接头连通,储存腔的内部安装有弹簧杆,弹簧杆的外端连接挡板;封板的底面垂直设有竖杆,竖杆延伸至咬合方管内,竖杆的底端垂直设有抵触块,抵触块朝向缺口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急救场景的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鼻部夹持部件包括顶块体和夹杆,顶块体设于隔板的底面,顶块体的底部对称转动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急救场景的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急救场景的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封闭部件包括挡板,挡板的底端垂直设有封板,挡板与封板之间呈l型,封板盖合于导气孔上方,挡板的两侧为独立的进气腔和储存腔,进气腔与进气接头连通,储存腔的内部安装有弹簧杆,弹簧杆的外端连接挡板;封板的底面垂直设有竖杆,竖杆延伸至咬合方管内,竖杆的底端垂直设有抵触块,抵触块朝向缺口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急救场景的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鼻部夹持部件包括顶块体和夹杆,顶块体设于隔板的底面,顶块体的底部对称转动安装有摆柱,夹杆的一端为配合端、另一端为夹持端,摆柱的底端连接夹杆的配合端,两组夹杆呈v形布设,夹杆由配合端向夹持端倾斜向下延伸,两组夹杆的配合端与抵触块接触;静止状态的鼻部夹持部件,两组夹杆的配合端靠拢、夹持端远离;动作状态的鼻部夹持部件,抵触块抵触两组夹杆向内转动,使夹持端夹持鼻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急救场景的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气囊竖直置于面部上方使用,挤压组件包括导向背板,导向背板的内部安装有双向螺杆,导向背板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移动块,两组移动块分别套装于双向螺杆的两端,移动块的外端设有挤压竖板;导向背板的背面设有背杆,背杆的两端垂直设有向下延伸的支撑杆,支撑杆与担架组件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急救场景的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组件包括头部托板、颈部托板、横板以及胸部托板,颈部托板的外侧壁设有头部托板,颈部托板的表面设有气垫,颈部托板的内侧壁中部垂直设有横板,横板的端部设有胸部托板,胸部托板与颈部托板平行布设;胸部托板的外侧壁设有柔性托起部件,柔性托起部件用以展开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琎张晓红刘蕾蕾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