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板组件及电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7806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1 19:57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盖板组件及电芯,盖板组件包括:盖板以及密封圈;其中,盖板形成有安装通孔;密封圈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密封部以及第二密封部,且第一密封部设置于安装通孔内,并且两者过盈配合;第二密封部抵靠于盖板的内侧表面设置。可见,本申请提供的盖板组件中,密封圈的第一密封部与盖板上的安装通孔过盈配合,从而使得第一密封部不会在盖板的安装通孔内移动,进而使得密封圈四周的密封宽度一致,进而提升密封效果,不易出现局部密封不良的问题,不易漏液,盖板不易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盖板组件及电芯


技术介绍

1、目前,电芯盖板通过密封圈进行盖板内外密封,通常将密封圈套在极柱杆部后再和顶盖片、铆接块、下塑胶等其他部位进行装配,其中,密封圈和极柱为过盈装配,密封圈套在极柱上不易松动,顶盖片上的安装孔大于密封圈的上层结构的外径,便于极柱能够顺利插入顶盖片的安装孔内,由于密封圈的与安装孔相配合的上层结构与安装孔之间存在间隙,导致密封圈会在安装孔移动,从而导致密封圈的中层密封结构与顶盖片相抵接的环形面积会分布不均,也就是说,密封圈四周的密封宽度不一致,导致局部密封不良,进而导致盖板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盖板组件及电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密封圈的上层结构与顶盖片上的安装通孔间隙配合,进而导致密封圈四周的密封宽度不一致,导致局部密封不良,进而导致盖板失效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盖板组件,包括:盖板以及密封圈;其中,所述盖板形成有安装通孔;所述密封圈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密封部以及第二密封部,且所述第一密封部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以及密封圈;其中,所述盖板形成有安装通孔;所述密封圈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密封部以及第二密封部,且所述第一密封部设置于所述安装通孔内,并且两者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密封部抵靠于所述盖板的内侧表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极柱,所述密封圈形成有第一辅助通孔,且所述极柱的部分结构插设于所述第一辅助通孔内,并且与所述第一辅助通孔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包括相连接的安装部以及柱体;其中,所述柱体插设于所述第一辅助通孔内,并且与所述第一辅助通孔间隙配合;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以及密封圈;其中,所述盖板形成有安装通孔;所述密封圈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密封部以及第二密封部,且所述第一密封部设置于所述安装通孔内,并且两者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密封部抵靠于所述盖板的内侧表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极柱,所述密封圈形成有第一辅助通孔,且所述极柱的部分结构插设于所述第一辅助通孔内,并且与所述第一辅助通孔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包括相连接的安装部以及柱体;其中,所述柱体插设于所述第一辅助通孔内,并且与所述第一辅助通孔间隙配合;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盖板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第一绝缘构件,所述第一绝缘构件设置于所述盖板的内侧,并且所述第一绝缘构件的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形成有安装槽以及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的第二辅助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还包括第三密封部,所述第三密封部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良军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