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固态纽扣式可充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7805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1 19:57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准固态纽扣式可充电池,包括盖体组件和极片组件。盖体组件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相互连接,其内部形成封闭的容置空腔;极片组件设于盖体组件的容置空腔;极片组件包括正极限位环、负极限位环、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正极片设于正极限位环内,负极片设于负极限位环内,隔膜设于正极限位环和负极限位环之间。本技术中,正极限位环能够对正极片进行限位,负极限位环能够对负极片进行限位,防止正极片和/或负极片的移动,从根源上杜绝极片因电解液加注带来的漂移,保证正极片和负极片的正对面积稳定,提升装配效率和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准固态纽扣式可充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便携电子产品、智能穿戴产品、医疗仪器等发展,电池更加小型化,故发展起来一种体积小、比能高、密封性好、自放电小、可靠性高的电池,由于形状像纽扣,故俗称纽扣电池。扣式电池有很多种类,其中,锂离子扣式电池是能量密度最高、工作电压最高的一种。

2、现有的纽扣电池生产工艺,在装配过程中,由于正负极极片无位置固定,滴加电解液后,极片随电解液流动导致位置随机漂移,正负极片正对面积出现变化,电池容量出现波动,会导致纽扣电池的一致性大幅降低,不良率上升,综合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准固态纽扣式可充电池,以解决纽扣电池的一致性低,不良率高,综合成本高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准固态纽扣式可充电池,包括盖体组件和极片组件。盖体组件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相互连接,其内部形成封闭的容置空腔;极片组件设于盖体组件的容置空腔;极片组件包括正极限位环、负极限位环、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正极片设于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准固态纽扣式可充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固态纽扣式可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限位环和/或所述负极限位环为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准固态纽扣式可充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垫片,所述导电垫片设于所述正极限位环或所述负极限位环内,所述导电垫片为聚合物结构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准固态纽扣式可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限位环和所述负极限位环中尺寸较小的一个的外圈的半径为所述正极限位环的内圈半径为所述负极限位环的内圈半径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准固态纽扣式可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准固态纽扣式可充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固态纽扣式可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限位环和/或所述负极限位环为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准固态纽扣式可充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垫片,所述导电垫片设于所述正极限位环或所述负极限位环内,所述导电垫片为聚合物结构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准固态纽扣式可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限位环和所述负极限位环中尺寸较小的一个的外圈的半径为所述正极限位环的内圈半径为所述负极限位环的内圈半径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准固态纽扣式可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的半径为所述负极片的半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子龙万宁盛杰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