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抬高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7804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1 19: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肢抬高垫,包括抬高垫外套和充气支撑组件,充气支撑组件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充气支撑组件通过层叠的方式设置于抬高垫外套内;充气支撑组件包括气袋柱外套、第一气袋柱、充气接口以及气袋柱外套,第一气袋柱依次设置于气袋柱外套内,且相邻的第一气袋柱之间相互连通,第二气袋柱与位于尾端的第一气袋柱的相连通,充气接口与其中一第一气袋柱连接。通过充气支撑组件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以实现在高度方向的堆叠,通过根据患者需要选择性的对充气支撑组件进行充气,以使抬高垫整体的高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通过第一气袋柱作为抬高垫的内部支撑,其可充放气的特性可以保证调节充气支撑组件的体积,进而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特别地,涉及一种下肢抬高垫


技术介绍

1、骨科病人的肢体损伤或手术后常会引起肢体肿胀,患肢抬高是减轻肢体肿胀,而通过下肢抬高垫可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支撑;现有下肢抬高垫,尺寸固定,不可根据需要抬高,且不方便携带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下肢抬高垫,以实现方便携带,且可拆卸清洗。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下肢抬高垫,包括抬高垫外套和充气支撑组件,所述充气支撑组件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充气支撑组件通过层叠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抬高垫外套内;

4、所述充气支撑组件包括气袋柱外套、第一气袋柱、充气接口以及第二气袋柱,所述第一气袋柱依次设置于所述气袋柱外套内,且相邻的所述第一气袋柱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气袋柱与位于尾端的所述第一气袋柱的相连通,所述充气接口与其中一所述第一气袋柱连接。

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不同组的所述充气支撑组件的第一气袋柱数量由上至下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抬高垫外套(100)和充气支撑组件(200),所述充气支撑组件(200)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充气支撑组件(200)通过层叠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抬高垫外套(10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不同组的所述充气支撑组件(200)的第一气袋柱(220)数量由上至下依次减少,以使所述充气支撑组件(200)在充盈后的至少一侧形成倾斜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充气支撑组件(200)形成倾斜结构时,所述抬高垫外套(100)包覆于所述充气支撑组件(200)以使所述抬高垫外套(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抬高垫外套(100)和充气支撑组件(200),所述充气支撑组件(200)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充气支撑组件(200)通过层叠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抬高垫外套(10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不同组的所述充气支撑组件(200)的第一气袋柱(220)数量由上至下依次减少,以使所述充气支撑组件(200)在充盈后的至少一侧形成倾斜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充气支撑组件(200)形成倾斜结构时,所述抬高垫外套(100)包覆于所述充气支撑组件(200)以使所述抬高垫外套(100)在至少一侧形成斜面支撑部(1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袋柱(240)与所述第一气袋柱(220)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第二气袋柱(240)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气袋柱(220)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抬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虹霞石金霞朱鹏霏谢伦利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