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装配式车站拼装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7788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1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车站拼装设备及方法,所述一种新型装配式车站拼装设备包括车体、侧墙翻板机构、纵梁安装机构以及顶板安装机构。其拼装方法包括移动一种新型装配式车站拼装设备到装配式车站拼装施工现场,并把其安装到施工现场的钢轨上,让车体能够沿钢轨纵向走行;移动车体到吊车下方,吊车把预制的侧墙板、纵梁以及顶板吊装到一种新型装配式车站拼装设备上;移动车体到安装处,操作侧墙翻板机构和纵梁安装机构分别对侧墙板和纵梁进行安装;侧墙板和纵梁安装完毕后,操作顶板安装机构对顶板进行安装;重复步骤二到四,直至所有侧墙板、纵梁以及顶板安装完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让施工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站拼装相关,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装配式车站拼装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下车站通常可以采用两种施工方式,其一为现浇混凝土施工工艺,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工艺时,需要井下搭设模板、支架,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拆除模板、支架,在下一浇筑区再次搭设模板、支架,浇筑混凝土;其二为预制构件拼装,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后运输至现场,龙门吊位于地上,逐块吊运构件至井下后人工配合安装施工工艺。采用上述方式施工具有一些缺点:

2、1、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施工效率低,模板、支架搭设及浇筑混凝土后需要养生方可拆模,工期比较长。

3、2、采用预制构件拼装,安全隐患大,井下存在多组横向钢管支撑,构件容易发生碰撞危险,吊装作业对吊装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且施工不便,需要龙门吊多次往复吊运,施工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装配式车站拼装设备及方法,解决上述施工效率低、工期长、安全隐患大、施工难度大以及施工不便的问题,并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装配式车站拼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侧墙翻板机构、纵梁安装机构以及顶板安装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车站拼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安装机构包括支撑架(36)、呈口字型的第二滑移梁(35)以及两个顶板安装组件,所述顶板安装组件包括支撑横梁(31)、两个内滑柱(33)、两个外滑柱(32)以及两个顶板竖直液压缸(34),所述第二滑移梁(35)滑动连接支撑架(36),所述支撑架(36)固定设置在框架梁(24)上,且固定设置有顶板水平液压缸(38),所述顶板水平液压缸(38)固定连接第二滑移梁(35),四个所述外滑柱(32)和顶板竖直液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装配式车站拼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侧墙翻板机构、纵梁安装机构以及顶板安装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车站拼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安装机构包括支撑架(36)、呈口字型的第二滑移梁(35)以及两个顶板安装组件,所述顶板安装组件包括支撑横梁(31)、两个内滑柱(33)、两个外滑柱(32)以及两个顶板竖直液压缸(34),所述第二滑移梁(35)滑动连接支撑架(36),所述支撑架(36)固定设置在框架梁(24)上,且固定设置有顶板水平液压缸(38),所述顶板水平液压缸(38)固定连接第二滑移梁(35),四个所述外滑柱(32)和顶板竖直液压缸(34)均固定设置在第二滑移梁(35)上,所述内滑柱(33)滑动连接外滑柱(32),所述支撑横梁(31)固定连接内滑柱(33)和顶板竖直液压缸(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车站拼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包括两个纵向钢纵梁(2)和平面连接防护网(3),所述平面连接防护网(3)和下横梁(7)均固定连接两个纵向钢纵梁(2),所述纵向钢纵梁(2)固定连接两个框架柱(23),且设置有3个车轮(4),所述车轮(4)上连接有走行电机(5)和刹车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付平肖方奇魏钧辰刘涛薛金峰崔刚李鹏王敏王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车城市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