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77887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1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镜,包括本体和第一气泡,所述本体具有入射面和出光面,所述本体内设置有气泡腔,所述第一气泡位于所述气泡腔内,以使所述第一气泡位于所述入射面和所述出光面之间。在透镜的设计阶段,可通过第一气泡的平均粒径、第一气泡在透镜中的体积占比、入射面和出光面之间最小光程三个参数的设计值获取对应的第二设计出光效率,继而通过第二设计出光效率对透镜的最终出光效率进行预测评估,从而在透镜的设计阶段就判断出透镜的出光效率能否满足需求。若判断结果为不满足,则可以在透镜的设计阶段就对相关参数进行调整或筛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匀光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透镜


技术介绍

1、在安防领域中,对摄像头在夜视环境下的图像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对于补光灯的出光均匀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现在市场上存在一种补光灯,包括全内反射透镜和光源。全内反射透镜具有一入射面和一出光面,光源在入射面处将光线射入全内反射透镜内,然后从出光面进行出射,通过全内反射透镜实现匀光效果。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内反射透镜的匀光效果,一部分技术人员尝试在全内反射透镜内部制备微气泡,微气泡位于入射面和出光面之间,微气泡可以对光线进行反射、折射、散射,从而增加出光均匀性,降低眩光。

3、然而在上述方案中,微气泡虽然提升了出光均匀性,但是也显著降低了发光效率,有时还会明显改变光型,由此限制了上述方案的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微气泡显著降低发光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透镜。

2、一种透镜,包括本体和第一气泡,所述本体具有入射面和出光面,所述本体内设置有气泡腔,所述第一气泡位于所述气泡腔内,以使所述第一气泡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和第一气泡(2),所述本体(1)具有入射面(11)和出光面(12),所述本体(1)内设置有气泡腔(13),所述第一气泡(2)位于所述气泡腔(13)内,以使所述第一气泡(2)位于所述入射面(11)和所述出光面(1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腔(13)内仅填充有所述第一气泡(2),满足:V1≤12.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满足:V1≥8.5%,300≥D1≥2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还包括第二气泡(3),所述第二气泡(3)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和第一气泡(2),所述本体(1)具有入射面(11)和出光面(12),所述本体(1)内设置有气泡腔(13),所述第一气泡(2)位于所述气泡腔(13)内,以使所述第一气泡(2)位于所述入射面(11)和所述出光面(1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腔(13)内仅填充有所述第一气泡(2),满足:v1≤12.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满足:v1≥8.5%,300≥d1≥2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还包括第二气泡(3),所述第二气泡(3)位于所述气泡腔(13)内,所述第二气泡(3)的平均粒径为d2,其中d2<d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泡(2)位于所述气泡腔(13)的中间,所述第二气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飞丁乃英徐银辉丁坤艳董凤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