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扎型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7788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1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扎型轮胎,包括轮胎主体,所述轮胎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抗扎金属板层,所述抗扎金属板层包括波浪型金属板和纵向编织丝,所述波浪型金属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波浪型金属板呈矩阵状排列组成抗扎金属板层,所述波浪型金属板的内部设置有波浪槽,所述波浪型金属板用于抗扎,通过采用波浪型金属板和编织丝层的复合结构,大幅度提高了轮胎的抗扎性能。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当尖锐物体如钉子扎入轮胎时,钉子尖端会沿波浪槽的倾斜方向滑动,从而避免钉子直插入轮胎主体内部。这种结构设计有效缓解了传统轮胎容易被尖锐物体穿透的问题,减少了漏气和爆胎的风险,显著提升了轮胎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轮胎,具体涉及一种抗扎型轮胎


技术介绍

1、轮胎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件,其主要功能是承载车辆重量、缓冲振动、提高抓地力并确保车辆的平稳行驶。然而,在实际使用中,车辆轮胎经常面临尖锐物体(如钉子、碎石等)的扎入问题。一旦轮胎被扎破,气体泄漏不仅会影响驾驶的安全性,还会增加维护成本并降低车辆使用效率。

2、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抗扎轮胎通常通过在轮胎内部加入尼龙层、使用较厚的胎体材料、抗扎金属编织层的方式来减少轮胎被扎破的概率。然而,这些现有技术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单一的抗扎层设计在面对尖锐物体高压扎入时,抗扎性能仍有不足,尖锐物体容易在较大的压力作用下直插进入轮胎内部,因此需要改进抗扎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扎型轮胎,它有效缓冲尖锐物体扎入压力,并防止其进一步破坏轮胎主体的新型轮胎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抗扎型轮胎,包括轮胎主体,所述轮胎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抗扎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扎型轮胎,包括轮胎主体(10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主体(101)的内部设置有抗扎金属板层(105),所述抗扎金属板层(105)包括波浪型金属板(151)和纵向编织丝(152),所述波浪型金属板(15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波浪型金属板(151)呈矩阵状排列组成抗扎金属板层(105),所述波浪型金属板(151)的内部设置有波浪槽(155),所述波浪型金属板(151)用于抗扎,所述波浪槽(155)与波浪型金属板(151)侧边的夹角在30°-60°之间,所述波浪槽(155)用于引导扎入物产生偏移,避免扎入物直插入所述轮胎主体(10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扎型轮胎,包括轮胎主体(10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主体(101)的内部设置有抗扎金属板层(105),所述抗扎金属板层(105)包括波浪型金属板(151)和纵向编织丝(152),所述波浪型金属板(15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波浪型金属板(151)呈矩阵状排列组成抗扎金属板层(105),所述波浪型金属板(151)的内部设置有波浪槽(155),所述波浪型金属板(151)用于抗扎,所述波浪槽(155)与波浪型金属板(151)侧边的夹角在30°-60°之间,所述波浪槽(155)用于引导扎入物产生偏移,避免扎入物直插入所述轮胎主体(10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扎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型金属板(151)的四个端点处均开设有编织孔(154),相邻所述波浪型金属板(151)的编织孔(154)之间贯穿有横向编织丝(153),所述横向编织丝(153)的端部系接在纵向编织丝(152)上,所述横向编织丝(153)和纵向编织丝(152)用于连接呈矩阵式的多个所述波浪型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山孙巍巍
申请(专利权)人:亳州市亿行轮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