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电极,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多通道植入式生物电极、植入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植入式神经电极(也称为生物电极)在医学与生物医学领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广泛应用在神经电信号监测、脑机接口、退行性神经疾病治疗等领域。神经电极作为生物神经组织与外部环境交流的桥梁,具有记录神经电信号活动与电刺激神经组织以恢复功能的作用。
2、在神经电极发展初期,医生与研究人员直接使用铂、金、铂铱合金等金属材料直接制作神经电极。但是这些电极在电化学性质、生物相容性、长期稳定性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局限性。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柔性神经电极在生物相容性、长期稳定性等多方面表现出更大的优势。
3、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单壁碳纳米管与多壁碳纳米管,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和力学特性。碳纳米管纤维(carbon nanotubefiber,cntf)是基于cnt原材料制备的细长纤维材料,不仅继承了cnt本身的高电荷注入能力、低阻抗特性与生物相容性,而且具有与神经元相当尺寸的直径大小与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多通道植入式生物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多通道植入式生物电极(4)由至少两根单通道电极(1)通过螺旋缠绕或者并行固定的方式固定成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多通道植入式生物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通道电极(1)包括位于中心的导体(101)以及同心包裹于导体(101)外部的绝缘层(102);所述的导体(101)选自柔性碳纳米管纤维、铂铱合金丝、钨丝和镍铬合金丝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绝缘层(102)的材料选自C型聚对二甲苯、聚酰亚胺、酚醛树脂和医用硅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多通道植入式生物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多通道植入式生物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多通道植入式生物电极(4)由至少两根单通道电极(1)通过螺旋缠绕或者并行固定的方式固定成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多通道植入式生物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通道电极(1)包括位于中心的导体(101)以及同心包裹于导体(101)外部的绝缘层(102);所述的导体(101)选自柔性碳纳米管纤维、铂铱合金丝、钨丝和镍铬合金丝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绝缘层(102)的材料选自c型聚对二甲苯、聚酰亚胺、酚醛树脂和医用硅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多通道植入式生物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101)为柔性碳纳米管纤维,所述的柔性碳纳米管纤维由若干根碳纳米管集成成束;所述的碳纳米管选自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柔性碳纳米管纤维的长度为1~200mm,直径为1μm~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多通道植入式生物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多通道植入式生物电极(4)以螺旋缠绕的方式固定成束时,单通道电极(1)相互螺旋缠绕,单通道电极(1)的长度为1~500mm,直径为1μm~10mm,螺距为1μm~100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多通道植入式生物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多通道植入式生物电极(4)以并行固定的方式固定成束时,单通道电极(1)相互平行设置,单通道电极(1)的长度为1~500mm,直径为1μm~10mm;各单通道电极(1)通过包覆于外部的电极固定材料(2)进行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晓红,彭麟森,王伟,师铭霞,杨德坤,熊博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