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液温控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7603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08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液温控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制冷模块,将冷源的能量通过蒸发器传递给循环液模块中的循环液;循环液模块,循环液经过蒸发器接收来自制冷模块的能量,并经过加热器进行温度调节,通过水泵将循环液经由配管输送到负载后重新回流到蒸发器;加热器与储液箱连通,由储液箱进行循环液的补充;控制模块,采集循环液温控系统的运行参数,并控制制冷模块和循环液模块的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使循环液温控系统在长配管以及存在高低落差的情况下正常工作;增加了整个系统的排气装置,可以让长配管中的气体及时从循环液温控器中排出,同时解决了循环液温控系统结构改进后加热器容易空烧的问题,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温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液温控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循环液温控器是一种包含水冷却和风冷却的在工业生产中常使用的控制液体温度的设备。它能提供恒温、恒流、恒压的循环液以供负载进行所需的升降温及恒温需求。循环液温控器在工作前需先在自带水箱内注入规定的循环液量,在制冷模式下通过循环液温控器的制冷系统将循环液冷却,再由水泵将低温循环液送至需要冷却的负载,循环液与负载进行热交换,带走热量,温度升高,再回流到蒸发器由制冷系统对其进行降温冷却,如此循环,以达到设备冷却的作用,加热则反之。现有的循环液温控器在短配管时可以正常工作,但是在实际使用环境下,会遇到温控器搭配几十米管路对目标负载进行工作的情况,伴随这种使用条件的还有高达几米甚至十几米的高低落差。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长佩管中只有循环液出口前端存有液体,循环液进口管路无液体,且前端管路中的液体含有大量气体;水泵发生异响,且出现空转现象等问题,严重影响温控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温度控制的准确性。

2、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循环液温控装置”,其公开号为cn115654771a,公开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液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液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液模块包括蒸发器,蒸发器的循环液输出端通过加热器输液管连接加热器的入口,加热器的出口通过水泵补液管连接水泵的入口,水泵的出口通过循环液出水管连接负载的入口,负载的出口通过循环液回水管连接蒸发器的循环液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循环液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与加热器之间通过加热器补液管连通,将储液箱中的循环液补充到加热器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液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和水泵之间的水泵补液管上连接有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液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液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液模块包括蒸发器,蒸发器的循环液输出端通过加热器输液管连接加热器的入口,加热器的出口通过水泵补液管连接水泵的入口,水泵的出口通过循环液出水管连接负载的入口,负载的出口通过循环液回水管连接蒸发器的循环液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循环液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与加热器之间通过加热器补液管连通,将储液箱中的循环液补充到加热器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液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和水泵之间的水泵补液管上连接有循环液排液口,所述循环液排液口处设置有第六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循环液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液出水管靠近负载的一端设置有第五阀门,循环液回水管靠近负载的一端设置有第四阀门,第四阀门远离负载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过滤器;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嘉钰王桥刚宋田国刘岩松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