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57566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08 2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腔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口腔屏障膜包括纯镁基体,纯镁基体具有通孔结构和垂直于厚度方向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通孔结构的孔径从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沿厚度方向梯度减小,孔隙率从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沿厚度方向梯度减小,纯镁基体的第二表面一侧具有多个环形加强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口腔屏障膜具有沿厚度方向孔径和孔隙率呈梯度变化的通孔结构,且表面具有环形加强筋结构,能够同时实现促进血管生成和长期离子缓释,有效促进成骨细胞生长,而且能够提高屏障膜的机械性能并调控降解速率,使屏障膜前期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后期逐步降解从而满足骨再生周期需求,进而有效提高骨缺损修复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口腔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牙槽骨增量手术中,屏障膜的核心功能是维持骨再生空间并阻止纤维组织侵入。目前临床主流产品包括钛膜、胶原膜及合成聚合物膜三大类,但以上屏障膜均存在一些缺陷。

2、其中,钛膜具有机械不相容性,市售纯钛膜的弹性模量(110gpa)远高于骨组织(20gpa),导致应力屏蔽效应。临床研究显示,上颌窦提升术中钛膜覆盖区域骨吸收率达18.7±3.2%,显著高于天然骨改建速率(<5%/年)。此外,钛膜需二次手术取出,增加患者痛苦与感染风险。而胶原膜虽具有生物可降解性,但其抗压强度(2mpa)难以维持复杂骨缺损形态。多中心临床试验表明,在垂直骨增量案例中,术后3个月胶原膜塌陷发生率高达31.2%,导致骨增量高度损失≥1.5mm,且胶原降解产物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异物巨细胞浸润率17.8%)。近年虽有研究尝试镁合金屏障膜,但其线性降解特性导致机械完整性过早丧失。体外实验显示,普通多孔镁膜在模拟体液中6周内完全崩解(失重率98.4%),无法满足3-6个月的骨再生周期需求(指南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腔屏障膜包括纯镁基体,所述纯镁基体具有通孔结构,所述纯镁基体具有垂直于厚度方向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通孔结构的孔径从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沿厚度方向梯度减小,孔隙率从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沿厚度方向梯度减小,所述纯镁基体的第二表面一侧具有多个环形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结构的孔径变化满足函数d(x)=d0·e-kx,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口腔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加强筋平行于所述口腔屏障膜的截面形状为圆环形,且顶部圆环的宽度小于底部圆环的宽度,所述环形加强筋本体垂直于所述口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腔屏障膜包括纯镁基体,所述纯镁基体具有通孔结构,所述纯镁基体具有垂直于厚度方向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通孔结构的孔径从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沿厚度方向梯度减小,孔隙率从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沿厚度方向梯度减小,所述纯镁基体的第二表面一侧具有多个环形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结构的孔径变化满足函数d(x)=d0·e-kx,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口腔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加强筋平行于所述口腔屏障膜的截面形状为圆环形,且顶部圆环的宽度小于底部圆环的宽度,所述环形加强筋本体垂直于所述口腔屏障膜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梯形的底边宽度为200-500μm,顶边宽度为100-300μm,高度为100-200μm,梯形斜边与底边的夹角为45°-6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口腔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结构的孔隙率的变化满足函数p(x)=p0·e-kx,其中,p0的取值范围为65%-75%,k的取值范围为0.03-0.05,x为从第一表面开始计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焱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普莱美盾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