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设超填区域的双层大容积液氢储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7480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08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设超填区域的双层大容积液氢储罐,包括内罐、外罐和外接拱顶;内罐用于存储液氢;外罐设置在内罐的外周且与内罐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形成环形区域;外接拱顶设置在外罐顶部,外接拱顶与内罐之间形成超填区域;环形区域和超填区域连通形成保冷层,保冷层内填充保冷材料;通过增加外接拱顶的方式外设超填区域来增加保冷材料储量,当环形区域的保冷材料出现沉降时,超填区域内的保冷材料在重力作用下下降并填补空缺,可以避免内罐与外罐之间环形区域内缺少保温材料而发生裸露;与现有技术中加厚保冷层的方式对比,外设超填区域后,在能保证保冷效果的同时,大大减少了保冷材料的消耗,提高了保冷材料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氢储罐,具体涉及一种外设超填区域的双层大容积液氢储罐


技术介绍

1、液氢主要用作低温推进剂用于航天中,液氢贮箱作为燃料为汽车和无人机提供动力也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氢能在汽车燃料电池中取得应用,这对储氢罐的储氢密度与储氢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氢能存储主要有低温液态存储、金属氢化物存储、物理吸附存储、配位氢化物存储、高压气态存储等方式。低温液态储氢是先将氢气液化,然后储存在低温绝热容器中。液氢密度为 70.78 kg/m3,是标况下氢气密度0.08342 kg/ m3的近850倍,从储能密度上考虑,低温液态储氢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方式。但由于液氢的沸点极低(20.37k),与环境温差极大,对容器的绝热要求很高,且液化过程耗能极大。因此对于大量、远距离的储运,采用低温液态的方式才可能体现出优势。

2、低温绝热技术按照是否有外界主动提供能量可分为被动绝热和主动绝热两大方式。主动绝热技术需外界的能量输入,制冷机效率低、经济性差;被动绝热技术通过物理结构设计,来减少热量的漏入而减少冷损。储罐结构一般包括内球罐和外球罐,在内球罐与外球罐之间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设超填区域的双层大容积液氢储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设超填区域的双层大容积液氢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和所述外罐为球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设超填区域的双层大容积液氢储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内外同心的内支柱和外支柱,所述内支柱的用以支撑所述内罐,所述外支柱用以支撑所述外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设超填区域的双层大容积液氢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柱和所述外支柱之间设置有支柱保冷层,所述支柱保冷层内填充保冷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设超填区域的双层大容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设超填区域的双层大容积液氢储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设超填区域的双层大容积液氢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和所述外罐为球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设超填区域的双层大容积液氢储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内外同心的内支柱和外支柱,所述内支柱的用以支撑所述内罐,所述外支柱用以支撑所述外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设超填区域的双层大容积液氢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柱和所述外支柱之间设置有支柱保冷层,所述支柱保冷层内填充保冷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设超填区域的双层大容积液氢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与所述内支柱之间设置有托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李宇航段品佳张博超聂锁府计宁宁张瑜郑元爽张宇琦杜明艳李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