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洞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营,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穿越活动断裂带隧道/洞自适应抗断错调控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这种穿越活动断裂带隧道/洞自适应抗断错调控系统的自适应抗断错方法。
技术介绍
1、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需要兴建大量的交通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等,而这些工程的建设往往不可避免地要穿越崇山峻岭,穿越方式主要为隧道/洞。
2、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这两个地震带间的断层非常活跃,因此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之一,隧道/洞穿越活断层在所难免;尤其是对于高速铁路而言,隧道/洞及隧道/洞内的路轨结构变形要求十分严格,断层活动容易对隧道/洞及隧道/洞内的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3、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活动断裂带复杂运动形式下高速铁路隧道/洞能够自适应抗断错,满足高速铁路严格的运营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为了解决活动断裂带复杂运动形式下引起的铁路隧道/洞中轨道不平顺问题,通过一种液压和机械传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
...【技术保护点】
1.穿越活动断裂带隧道/洞自适应抗断错调控系统,包括多节依次连接的衬砌(1),其中第一节的衬砌(1)为不动衬砌,后面的衬砌(1)均为分节衬砌,其特征在于:每节所述衬砌(1)均包括位于衬砌(1)内底部的路基底板(11)、位于衬砌(1)内壁的路缘(12)、位于路缘(12)内壁的路基(13),位于路基(13)内侧、路基底板(11)上方的轨道板(14);所述路基底板(11)和路基(13)通过路基固定块(15)连接,所述路基底板(11)上连接有楔块底托(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活动断裂带隧道/洞自适应抗断错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14)底部由
...【技术特征摘要】
1.穿越活动断裂带隧道/洞自适应抗断错调控系统,包括多节依次连接的衬砌(1),其中第一节的衬砌(1)为不动衬砌,后面的衬砌(1)均为分节衬砌,其特征在于:每节所述衬砌(1)均包括位于衬砌(1)内底部的路基底板(11)、位于衬砌(1)内壁的路缘(12)、位于路缘(12)内壁的路基(13),位于路基(13)内侧、路基底板(11)上方的轨道板(14);所述路基底板(11)和路基(13)通过路基固定块(15)连接,所述路基底板(11)上连接有楔块底托(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活动断裂带隧道/洞自适应抗断错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14)底部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中间垫板(141)和楔块顶板(142),所述楔块组(215)顶部与楔块顶板(142)连接;所述中间垫板(141)左右两端均设置有顶部挡板(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越活动断裂带隧道/洞自适应抗断错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14)底部与中间垫板(141)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所述自适应抗断错轨道系统(2)还包括多组水平调节系统(22),所述水平调节系统(22)包括位于一节衬砌(1)内的水平监测油缸(221)和位于下一节衬砌(1)内的水平调节油缸(2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活动断裂带隧道/洞自适应抗断错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底托(16)底部滑动连接有沿轴向设置的楔块底托转轴(161),所述楔块底托转轴(161)两端均通过转轴连接块(162)与路基底板(1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越活动断裂带隧道/洞自适应抗断错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竖向调节系统(21)匹配的第一滑套系统(3),所述第一滑套系统(3)包括竖向推杆连接块(31)和第一水平滑杆滑套(32),一节衬砌(1)的所述竖向推杆(212)下端与竖向推杆连接块(31)连接,所述竖向推杆连接块(31)通过第一水平滑杆(33)与第一水平滑杆滑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辉,涂洪亮,庞博慧,张传庆,胡大伟,江飞飞,高阳,胡明明,杨凡杰,卢景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