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景土地梯度利用碳排放预测方法、耦合模型、系统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7457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08 21:36
本申请涉及土地利用变化评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情景土地梯度利用碳排放预测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考虑历史发展趋势、未来气候变化和政策规划作用三种情景下的多情景土地梯度利用碳排放预测耦合模型,以全面评估不同发展路径下土地梯度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空间规划、碳减排政策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旨在解决如何提升碳排放管理调控模拟体系的模拟准确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土地利用变化评价,尤其涉及一种多情景土地梯度利用碳排放预测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土地利用是人类对土地自然属性的利用方式和状况,也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地形作为地表高低形态的体现,通过作用于地表物质的迁移与能量转换驱动着资源分布和人类活动,决定国土空间格局的形成。明确地形在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中的作用是分析土地梯度利用碳排放效应及其调控的基础和前提。

2、目前,围绕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管理调控方案缺乏以下考量:

3、一、山地特有的地域分异特征在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中未得到充分体现。山地作为人地关系复杂的地域综合体,相较于平原地区,山地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但目前以山地为研究对象的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中,往往忽略了地形梯度对山区土地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未考虑地形梯度对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的重要性;

4、二、土地利用碳排放模拟预测研究尚显薄弱。在构建模拟预测模型时,多数研究倾向于以生态优先、耕地保护等为核心设定发展情景,这种聚焦土地资源保护的单一视角模拟忽视了未来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情景土地梯度利用碳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情景土地梯度利用碳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地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工矿及交通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所述耕地的目标驱动因素为GDP,所述林地的目标驱动因素为地表植被覆盖程度值,所述草地和所述水域的目标驱动因素均为距河流距离,所述城镇用地的目标驱动因素为距县政府距离,所述农村居民点和所述工矿及交通建设用地的目标驱动因素均为夜间灯光,所述未利用地的目标驱动因素为高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情景土地梯度利用碳排放预测方法,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情景土地梯度利用碳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情景土地梯度利用碳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地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工矿及交通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所述耕地的目标驱动因素为gdp,所述林地的目标驱动因素为地表植被覆盖程度值,所述草地和所述水域的目标驱动因素均为距河流距离,所述城镇用地的目标驱动因素为距县政府距离,所述农村居民点和所述工矿及交通建设用地的目标驱动因素均为夜间灯光,所述未利用地的目标驱动因素为高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情景土地梯度利用碳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地发展概率的计算表达式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情景土地梯度利用碳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地利用发展总概率的计算表达式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情景土地梯度利用碳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函数的表达式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杰吴映梅王敏王洋胡平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