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车机卸料口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7363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04 18:57
本技术提供一种装车机卸料口除尘装置,包括两组对称设置并对装车机卸料口形成配合包围的除尘单元,每组所述除尘单元包括支撑架、第一传动机构、连接板、第一吸尘口、安装板、第二传动机构、第二吸尘口和遮挡机构,所述支撑架上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支撑架的一端下侧面固定有第一吸尘口,且连接板两侧均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侧面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固定有第二吸尘口;所述第一吸尘口和第二吸尘口的上端均通过输气管与外部塑烧板除尘器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吸尘口的一侧均固定有遮挡机构。本技术的设置,在不需要使用时,能够进行收缩折叠,节省空间,并且,在当使用过程中,能够跟随卸料口的移动相应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除尘,尤其涉及一种装车机卸料口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1、在装车机卸料过程中,卸料口位置是粉尘产生的主要源头,大量的粉尘会由此飞扬,造成严重的粉尘污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需要在卸料口位置固定除尘装置,以有效地收集和清除产生的粉尘。

2、然而,传统的除尘装置在设计上存在诸多不足:

3、第一,传统的除尘装置在不使用时无法有效地收缩和存储,导致装车机卸料间空间拥挤;

4、第二,新一代装车机采用卸料口可收放的设计方式,即在使用时翻转下放到对应车皮内的上部位置,不再卸料时则向上翻转收回,而上述下放和收回的动作相对于传统的除尘装置而言往往无法实现更好的配合;

5、第三,在装车过程中,为了能够使装填更加均匀,卸料口需要进行小幅摆动,此时传统的除尘装置往往无法实现更好的配合;

6、第四,在更换下一辆车皮时,卸料口需要依次进行翻转上移和翻转下移动作,以避开车皮,此时传统的除尘装置往往无法实现更好的配合。

7、综上所述,传统的除尘装置由于设计固定,无法胜任上述的动作配合,导致除尘效率不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车机卸料口除尘装置,包括两组对称设置并对装车机卸料口形成配合包围的除尘单元,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除尘单元包括支撑架(1)、第一传动机构(2)、连接板(3)、第一吸尘口(4)、安装板(5)、第二传动机构(6)、第二吸尘口(7)和遮挡机构(8),所述支撑架(1)与装车机卸料间的墙体相固定,且支撑架(1)上固定有第一传动机构(2),其中第一传动机构(2)的输出端固定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远离支撑架(1)的一端下侧面固定有第一吸尘口(4),且连接板(3)的两侧均固定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的上侧面均固定有第二传动机构(6),其中第二传动机构(6)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吸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车机卸料口除尘装置,包括两组对称设置并对装车机卸料口形成配合包围的除尘单元,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除尘单元包括支撑架(1)、第一传动机构(2)、连接板(3)、第一吸尘口(4)、安装板(5)、第二传动机构(6)、第二吸尘口(7)和遮挡机构(8),所述支撑架(1)与装车机卸料间的墙体相固定,且支撑架(1)上固定有第一传动机构(2),其中第一传动机构(2)的输出端固定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远离支撑架(1)的一端下侧面固定有第一吸尘口(4),且连接板(3)的两侧均固定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的上侧面均固定有第二传动机构(6),其中第二传动机构(6)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吸尘口(7);所述第一吸尘口(4)和第二吸尘口(7)的上端均通过输气管与外部塑烧板除尘器输入端相连,且第一吸尘口(4)和第二吸尘口(7)设置在卸料口(10)外侧相应位置;所述第二吸尘口(7)靠近卸料口(10)的一侧均固定有遮挡机构(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车机卸料口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尘口(4)和第二吸尘口(7)均采用下大上小的罩体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车机卸料口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包括第一气缸(21)和立板(22),所述第一气缸(21)固定在支撑架(1)上侧面,其中第一气缸(21)的输出端通过立板(22)与连接板(3)相固定,该立板(22)与支撑架(1)滑动相连;所述连接板(3)通过至少一组第一导向组件与支撑架(1)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车机卸料口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6)包括第二气缸(61)、辅助板(62)和旋转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力辉李兆祥解佳睿秦静波骆淑芳安菲孙兴伟胡雪松曾宪李杨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首创思泰意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