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微软公司专利>正文

实况伴随窗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72827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1 11:19
一种装置和方法经由对应于主应用程序所提供的主窗口的伴随窗口来提供伴随应用程序,该伴随窗口提供描述主窗口中的数据的信息或元数据。主应用程序和伴随应用程序可以是分开的应用程序,以使主应用程序不知道伴随应用程序。伴随应用程序可以挂钩到主应用程序(例如经由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并可以监视主应用程序活动和/或数据。基于主应用程序中的数据或事件的标识,伴随应用程序可获得表征主应用程序所提供的数据或提供该数据的上下文的信息。主窗口和伴随窗口可以彼此附连,主窗口提供主应用程序数据而伴随窗口提供描述该主应用程序数据的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背景计算机用户在其计算机上可以访问大量数据。例如,用户可能希望获得或访问存储在计算机上的数据文件。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导航通过一系列视图来获得所需数据文件的文件夹。虽然用户可以选择所需数据文件文件夹,但对数据文件的选择仅仅向用户提供文件本身。类似地,用户可以通过web浏览器导航到感兴趣的特定网页。对该网页中的诸如超链接、应用程序等元素的选择通常导致导航到另一站点或启动所选择的应用程序。然而,用户通常需要诸如涉及应用程序中的所选元素的附加上下文信息等附加信息。在许多情况下,与所选元素相关联的这种附加信息对用户而言是不可通过选择该元素来获得的。因此,存在以方便且高效的方式提供所选数据或应用程序元素的附加上下文信息的需求。概述下面提供本专利技术的简要概述以便向读者提供基本的理解。本概述不是本专利技术的详尽概观,并且既不标识本专利技术的关键/重要元素,也不描绘本发明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简化形式提供在此公开一些概念作为稍后提供的更详细描述的序言。在一个示例中,主应用程序生成包含该主应用程序所生成的数据的主窗口。可以与主应用程序分开的伴随应用程序生成可描述主应用程序中的数据或事件或提供该数据或事件的上下文的附加信息(例如元数据)。在一个示例中,伴随应用程序从分开的位置获得该附加信息而非创建该附加信息。伴随应用程序可进一步生成可附连到主窗口的伴随窗口。伴随窗口可包含该附加信息。在另一示例中,主应用程序不注意或基本上不注意伴随应用程序,以使在伴随应用程序中所执行的动作或事件实质上不影响主应用程序。在该-->示例中,伴随应用程序可挂钩到主应用程序以监视主应用程序内的数据,而主应用程序不监视伴随应用程序。主应用程序和伴随应用程序中的每一个都可以生成并显示用户界面,如包含相应信息的窗口。这些窗口可以彼此附连。许多附带特征将随着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并结合附图进行理解而得到更好的认识。附图描述根据附图阅读以下详细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图1示出用于提供实况伴随窗口的合适的计算系统环境的示例。图2示出用于生成涉及感兴趣的数据的信息或元数据的系统的一个示例。图3是示出标识和/或获得元数据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图4是示出生成数据内容并提供描述或表征该数据的附加信息的示例的流程图。图5是示出用于提供数据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图6是示出连接主应用程序和伴随应用程序以提供数据的示例的流程图。图7是示出附连和/或修改与不同的应用程序相关联的窗口的示例的流程图。图8示出作为主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的窗口的示例。图9示出具有附连的伴随窗口的主窗口的示例。图10示出具有元数据的伴随窗口的示例。图11示出伴随窗口的另一示例。图12示出具有重新格式化的伴随窗口的主窗口的示例。图13示出具有折叠伴随窗口的主窗口的另一示例。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代相同的部分。详细描述-->下面结合附图提供的详细描述旨在作为对本示例的描述,而非表示用于解释或利用本示例的唯一形式。本说明书阐述本示例的功能以及用于构造和操作本示例的步骤序列。然而,相同或等效的功能与序列可由不同的示例来实现。此处所描述的系统是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来提供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本示例适于在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系统中应用。图1示出其中计算子系统可以提供处理功能的合适的计算系统环境或体系结构的示例。该计算系统环境只是合适的计算环境的一个示例,并且不旨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范围或功能提出任何限制。也不应将该计算环境解释为对示例性操作环境中示出的任一组件或其组合有任何依赖性或要求。此处所公开的方法或系统可与多种其它通用或专用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一起操作。适合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公知的计算系统、环境和/或配置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或膝上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机顶盒、可编程消费电子产品、网络PC、小型机、大型计算机、包含上述系统或设备中的任一个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本方法或系统可在诸如程序模块等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通用上下文中描述。一般而言,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本方法或系统也可以在其中任务由通过通信网络链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执行的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现。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器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参考图1,用于实现本方法或系统的示例性系统包括计算机102形式的通用计算设备。计算机10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单元104、系统存储器106和将包括系统存储器在内的各种系统组件耦合至处理单元104的系统总线108。系统总线108可以是几种类型的总线结构中的任何一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存储控制器、外围总线、以及使用各种总线体系结构中的任一种的局部总线。作为示例而非局限,这样的体系结构包括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CA)总线、增强型ISA(EISA)总线、视频电子技术标准协会(VESA)局部总线和外围部件互连-->(PCI)总线(也称为夹层(Mezzanine)总线)。计算机102通常包括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能由计算机102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而且包含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局限,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它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它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它光盘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它磁性存储设备、或能用于存储所需信息且可以由计算机102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上述中任一组合也应包括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范围之内。系统存储器106包括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OM)110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12。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14(BIOS)包括如在启动时帮助在计算机102内的元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基本例程,它通常储存在ROM 110中。RAM 112通常包含处理单元104可以立即访问和/或目前正在其上操作的数据和/或程序模块。作为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实况伴随窗口

【技术保护点】
一个或多个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可执行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步骤包括: 显示包含对应于操作环境中的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数据内容的第一用户界面,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控制所述第一数据内容;以及 显示包含对应于第二应用程序的第二数据内容 的第二用户界面,所述第二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操作环境以生成所述第二数据内容,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内容描述所述第一数据内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2007-5-4 11/744,7821.一个或多个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可执行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
质,所述步骤包括:
显示包含对应于操作环境中的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数据内容的第一用
户界面,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控制所述第一数据内容;以及
显示包含对应于第二应用程序的第二数据内容的第二用户界面,所述
第二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操作环境以生成所述第二数据内容,其中所述第二
数据内容描述所述第一数据内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
界面附连到所述第一用户界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应用
程序监视所述第一应用程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
内容和所述第二数据内容是不同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用
程序独立于所述第二应用程序来操作。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界面
是窗口。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应用
程序不修改所述第一应用程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应用
程序包含第一可执行代码,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经由该第一可执行代码挂钩
到所述第一应用程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执
行以下步骤的可执行代码:
在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处接收输入事件;
经由所述第二应用程序检测所述输入事件;
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基于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处的所述输入事件在所述第
二用户界面中生成所述第二数据内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
用程序包括应用程序接口,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经由该应用程序接
口访问所述第一应用程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
执行以下步骤的可执行代码: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P莫罗米萨托NB埃德尔斯坦AG班达拉卡RE奥奇AV帕拉斯尼斯
申请(专利权)人:微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