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抗火性能的格构木柱。
技术介绍
1、木柱作为木结构建筑重要构件之一,通常需要采用大径级的原木制作。然而,我国生产的大径木产量较小,小径木产量较大,小径木是指从天然次生林或人工速生林中间伐下来的直径在100mm~225mm的木材。将小径木组成的格构柱代替实心木柱应用于木结构中,可以节省大量优质木材,并能提高小径木的利用率和利用价值。然而,由小径木组成的格构木柱耐火性能较差,与实心木柱相比,在火灾作用下格构木柱的受火面积更大,力学性能恶化较快,使木柱的承载力急剧降低。因此,如何有效解决格构木柱防火、耐火问题,便成为了一个制约格构木柱普及应用和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抗火性能的格构木柱,可有效阻止外部热量向内部传递,从而提高格构木柱耐火时间和稳定性,可以有效的解决格构木柱的防火、耐火等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一种提高抗火性能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抗火性能的格构木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外包薄钢板木肢件(1)、肢件间垫块(2)及企口木板(4);若干根外包薄钢板木肢件(1)竖向沿矩形并列平行设置,相邻外包薄钢板木肢件(1)间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垫块(2),每两个相邻的外包薄钢板木肢件(1)通过肢件间垫块(2)间隔并通过螺栓(3)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在整体外围通过长销钉(9)连接一层企口木板(4),形成矩形格构木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抗火性能的格构木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2)至少沿外包薄钢板木肢件(1)轴向的上、中、下位置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抗火性能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抗火性能的格构木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外包薄钢板木肢件(1)、肢件间垫块(2)及企口木板(4);若干根外包薄钢板木肢件(1)竖向沿矩形并列平行设置,相邻外包薄钢板木肢件(1)间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垫块(2),每两个相邻的外包薄钢板木肢件(1)通过肢件间垫块(2)间隔并通过螺栓(3)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在整体外围通过长销钉(9)连接一层企口木板(4),形成矩形格构木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抗火性能的格构木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2)至少沿外包薄钢板木肢件(1)轴向的上、中、下位置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抗火性能的格构木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薄钢板木肢件(1)包括肢件外薄钢板(6)、小径木柱(5)及多个销钉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提高抗火性能的格构木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径木柱(5)侧面开有若干个贯穿的木销孔(5-1),肢件外薄钢板(6)上开有若干个薄钢板孔(6-1),肢件外薄钢板(6)包裹小径木柱(5)后,木销孔(5-1)和薄钢板孔(6-1)直径相同且位置对应,一起构成外包薄钢板木肢件预留螺栓孔(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