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抗火性能的格构木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7252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04 18:47
一种提高抗火性能的格构木柱,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多个外包薄钢板木肢件、肢件间垫块及企口木板;若干根外包薄钢板木肢件竖向沿矩形并列平行设置,相邻外包薄钢板木肢件间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垫块,每两个相邻的外包薄钢板木肢件通过肢件间垫块间隔并通过螺栓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在整体外围通过销钉连接一层企口木板,形成矩形格构木柱。在受火时,企口木板发生炭化,炭化层可以阻挡热量向格构木柱内部传递,炭化层脱落后,由于外包薄钢板木肢件被薄钢板紧密包裹,木材热解出的可燃气体与氧气达不到燃烧比例,不易燃烧,确保格构木柱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格构木柱制作工艺简单,施工便捷,造价低廉,绿色环保,展现了木材的美感和质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抗火性能的格构木柱


技术介绍

1、木柱作为木结构建筑重要构件之一,通常需要采用大径级的原木制作。然而,我国生产的大径木产量较小,小径木产量较大,小径木是指从天然次生林或人工速生林中间伐下来的直径在100mm~225mm的木材。将小径木组成的格构柱代替实心木柱应用于木结构中,可以节省大量优质木材,并能提高小径木的利用率和利用价值。然而,由小径木组成的格构木柱耐火性能较差,与实心木柱相比,在火灾作用下格构木柱的受火面积更大,力学性能恶化较快,使木柱的承载力急剧降低。因此,如何有效解决格构木柱防火、耐火问题,便成为了一个制约格构木柱普及应用和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抗火性能的格构木柱,可有效阻止外部热量向内部传递,从而提高格构木柱耐火时间和稳定性,可以有效的解决格构木柱的防火、耐火等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一种提高抗火性能的格构木柱,包括多个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抗火性能的格构木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外包薄钢板木肢件(1)、肢件间垫块(2)及企口木板(4);若干根外包薄钢板木肢件(1)竖向沿矩形并列平行设置,相邻外包薄钢板木肢件(1)间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垫块(2),每两个相邻的外包薄钢板木肢件(1)通过肢件间垫块(2)间隔并通过螺栓(3)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在整体外围通过长销钉(9)连接一层企口木板(4),形成矩形格构木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抗火性能的格构木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2)至少沿外包薄钢板木肢件(1)轴向的上、中、下位置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抗火性能的格构木柱,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抗火性能的格构木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外包薄钢板木肢件(1)、肢件间垫块(2)及企口木板(4);若干根外包薄钢板木肢件(1)竖向沿矩形并列平行设置,相邻外包薄钢板木肢件(1)间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垫块(2),每两个相邻的外包薄钢板木肢件(1)通过肢件间垫块(2)间隔并通过螺栓(3)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在整体外围通过长销钉(9)连接一层企口木板(4),形成矩形格构木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抗火性能的格构木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2)至少沿外包薄钢板木肢件(1)轴向的上、中、下位置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抗火性能的格构木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薄钢板木肢件(1)包括肢件外薄钢板(6)、小径木柱(5)及多个销钉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提高抗火性能的格构木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径木柱(5)侧面开有若干个贯穿的木销孔(5-1),肢件外薄钢板(6)上开有若干个薄钢板孔(6-1),肢件外薄钢板(6)包裹小径木柱(5)后,木销孔(5-1)和薄钢板孔(6-1)直径相同且位置对应,一起构成外包薄钢板木肢件预留螺栓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瀚天刘永军王紫怡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