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覆膜支架及覆膜支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6989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01 20:13
本申请涉及一种主覆膜支架及覆膜支架系统,该主覆膜支架包括近端固定部、远近连通段、分支重建段及远端固定部,远近连通段的两端分别连通近端固定部和远端固定部,分支重建段的两端分别连通近端固定部和远端固定部,分支重建段上布置有连接孔,连接孔沿分支重建段的径向延伸。本申请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传统覆膜支架的锚固方向单一,对覆膜支架和分支血管支架的植入要求高,手术风险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主覆膜支架及覆膜支架系统


技术介绍

1、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是十分凶险的人类血管疾病。其中,主动脉瘤指血管弥漫状的异常扩张,压迫周围器官而引发症状,以瘤状破裂为主要危险;主动脉夹层指血管内膜撕裂、破口扩展,形成真假血腔,除血腔破裂风险外,还严重影响分支血管或脏器的供血。主动脉瘤主要发生于腹主动脉、胸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主动脉夹层主要发生于胸主动脉,此二者疾病均可能涉及分支动脉。

2、目前,国内外已开展了动脉腔内治疗技术(即微创疗法),通过借助血管腔道向病变动脉内置入移植物(如动脉覆膜支架)来治疗动脉疾病、改善供血。上述血管腔内的动脉覆膜支架包括刚性丝管状支架和固定在刚性丝外侧的覆膜,刚性丝管状支架由具有弹性的刚性丝经z形折叠后围成环形,再将多个环形与覆膜缝合或粘合在一起组成管形覆膜支架。使用时,将管形覆膜支架轴向压缩后装载于输送器中,由输送器通过较小的股动脉、髂动脉、肱动脉送到病变动脉处再将其释放。管形覆膜支架在金属丝支架的弹力作用下自动恢复成直管状并紧贴于主动脉内壁,将动脉病变部位与血流隔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近端固定部、远近连通段、分支重建段及远端固定部,所述远近连通段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近端固定部和所述远端固定部,所述分支重建段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近端固定部和所述远端固定部,所述分支重建段上布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沿所述分支重建段的径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重建段的中心线与所述主覆膜支架的中心线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重建段包括延展部,所述延展部位于所述连接孔的周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重建段包括顺次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近端固定部、远近连通段、分支重建段及远端固定部,所述远近连通段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近端固定部和所述远端固定部,所述分支重建段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近端固定部和所述远端固定部,所述分支重建段上布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沿所述分支重建段的径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重建段的中心线与所述主覆膜支架的中心线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重建段包括延展部,所述延展部位于所述连接孔的周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重建段包括顺次设置的第一分支段、连接部及第二分支段,所述第一分支段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通所述近端固定部,所述第二分支段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通所述远端固定部,所述连接孔对应所述连接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多个连接丝线,多个所述连接丝线沿所述第一分支段的周向间隔围设于所述第一分支段和所述第二分支段之间,所述连接丝线沿所述第一分支段的轴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支撑骨架,所述第一支撑骨架为开放式波形结构,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骨架的开放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骨架远离所述连接孔的一侧连接于所述远近连通段。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二支撑骨架,所述第二支撑骨架为环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骨架的径向延伸线与所述分支重建段的轴向延伸线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通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