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补强铺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6753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01 19:56
一种道路补强铺装结构,涉及路政技术领域,包括自下往上逐层设置的土基、基层、以及沥青面层,在需要补强的道路段落上,所述沥青面层上铺装有柔性钢筋网片,所述柔性钢筋网片上摊铺有新加铺沥青结构层,在需要补强的道路段落两侧的路肩区域、中央分隔带区域内设置有若干圬工结构,所述柔性钢筋网片两侧对应与道路段落两侧的圬工结构固定配合。本技术通过圬工结构、柔性钢筋网片及新加铺沥青路面结构层一起整体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实现了道路路面结构的整体补强,且充分利用了既有道路的剩余结构寿命和承载能力,降低了外部圬工结构的强度需求,结构更安全,且可降低整体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路政,具体涉及一种道路补强铺装结构


技术介绍

1、沥青路面是我国公路系统中最常见的路面类型,其结构层包括表面层、基层和路基等。然而,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和车辆载重的不断加重,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病害,如车辙、裂缝、坑槽等。

2、目前,针对沥青路面病害的补强技术,学术界和工程界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实践。局部铣刨重铺法是最常见的补强方式,但会对交通造成较大干扰,并产生大量废弃物。整幅铣刨重铺法能够对全幅路面进行修复,但同样存在交通影响和资源消耗大的问题。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了使用注浆、碾压等非铣刨方式进行局部补强的技术,但难以实现全幅均匀补强。此外,还有采用加铺沥青混凝土层或者改性沥青层的结构加强补强技术,但这些方法会增加路面结构厚度,同样存在资源消耗大的问题。

3、总体而言,传统补强方法会对交通造成较大干扰,影响正常通行。其次,结构性补强会对原有路面结构造成较大损伤,形成大量固体废弃物。再者,传统的补强方式大多为局部补强,很难做到整个路面结构的全幅补强,不同车道的病害往往交替出现。最后,传统的结构铣刨重铺补强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补强铺装结构,包括自下往上逐层设置的土基(1)、基层(2)、以及沥青面层(3),其特征在于,在需要补强的道路段落上,所述沥青面层(3)上铺装有柔性钢筋网片(8),所述柔性钢筋网片(8)上摊铺有新加铺沥青结构层(10),在需要补强的道路段落两侧的路肩区域(71)、中央分隔带区域(72)内设置有若干圬工结构,所述柔性钢筋网片(8)两侧对应与道路段落两侧的圬工结构固定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补强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圬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路肩区域(71)、中央分隔带区域(72)位置的圬工井、沿所述圬工井外侧竖直钻入的下管桩(4)、以及竖直设置在圬工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补强铺装结构,包括自下往上逐层设置的土基(1)、基层(2)、以及沥青面层(3),其特征在于,在需要补强的道路段落上,所述沥青面层(3)上铺装有柔性钢筋网片(8),所述柔性钢筋网片(8)上摊铺有新加铺沥青结构层(10),在需要补强的道路段落两侧的路肩区域(71)、中央分隔带区域(72)内设置有若干圬工结构,所述柔性钢筋网片(8)两侧对应与道路段落两侧的圬工结构固定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补强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圬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路肩区域(71)、中央分隔带区域(72)位置的圬工井、沿所述圬工井外侧竖直钻入的下管桩(4)、以及竖直设置在圬工井内侧的上管桩(9),所述上管桩(9)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延河殷燕萍吕梅梅常健黄俊朋张凌谭榕枝李亮霖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隧华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