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雨泽专利>正文

基于气液相变与重力势能转化的工业废热回收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6602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27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回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基于气液相变与重力势能转化的工业废热回收储能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储存箱内设置散热腔和回收腔,需要散热的设备放置在散热腔内,利用设备散出的废热,蒸发散热腔内的水,水既对设备进行散热,并在冷凝后回流至回收腔内的受力传动单元上,通过回流水的积攒,施加重力,进而通过吊装单元实现对物品的吊装,实现废热驱动水蒸发‑冷凝循环,将原本散失的热能转化为液态水的重力势能,再通过滑轮组机械放大效应转换为物品的高位势能储存,区别传统废热回收技术对热源条件与能量形式的限制,显著提升能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回收,具体为基于气液相变与重力势能转化的工业废热回收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已成为能源浪费的重要来源。据统计,全球工业领域约30%-50%的能源以废热形式散失,其中中低温废热(<250℃)因回收技术复杂、经济性不足,其利用率普遍低于20%。传统废热回收方式(如余热锅炉、有机朗肯循环)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能量转换,但普遍存在系统复杂、投资成本高、受热源条件限制等问题。此外,现有技术多聚焦于热能直接转换(如发电或供热),缺乏对能量储存环节的有效整合,导致间歇性废热无法实现灵活再利用。

2、在重力储能领域,现有技术多依赖大型构筑物(如混凝土塔、矿井),存在地理条件限制大、响应速度慢、占地面积广等缺陷,难以适配工业场景中分散化、小规模的能量回收需求。与此同时,工业现场常需对物料进行吊装转运,传统电动起重设备能耗高且依赖外部电力,未能与废热资源形成协同利用。

3、针对上述问题,亟需一种能够将工业废热回收与高效储能、能量再利用紧密结合的创新系统。通过气液相变过程实现热能与机械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气液相变与重力势能转化的工业废热回收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存箱(1)、导向盖(2)、横向调节单元(6)和吊装单元(4),横向调节单元(6)与吊装单元(4)连接,导向盖(2)安装在储存箱(1)的上端,导向盖(2)的顶端为斜面结构,储存箱(1)内固定连接有竖板(11),竖板(11)将储存箱(1)内分为散热腔(13)和回收腔(14),回收腔(14)内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2),回收腔(14)内安装有受力传动单元(5),受力传动单元(5)的受力部与吊装单元(4)的受力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液相变与重力势能转化的工业废热回收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受力传动单...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气液相变与重力势能转化的工业废热回收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存箱(1)、导向盖(2)、横向调节单元(6)和吊装单元(4),横向调节单元(6)与吊装单元(4)连接,导向盖(2)安装在储存箱(1)的上端,导向盖(2)的顶端为斜面结构,储存箱(1)内固定连接有竖板(11),竖板(11)将储存箱(1)内分为散热腔(13)和回收腔(14),回收腔(14)内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2),回收腔(14)内安装有受力传动单元(5),受力传动单元(5)的受力部与吊装单元(4)的受力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液相变与重力势能转化的工业废热回收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受力传动单元(5)包括活塞板(51),活塞板(51)滑动在回收腔(14)内,活塞板(51)内固定连接有活动管(52),活动管(52)的下端外壁套设有回水管(53),回水管(53)的两端分别贯穿分隔板(12)和竖板(11),活塞板(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54),支架(54)内滑动连接有滑杆(56),滑杆(5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塞(55),密封塞(55)活动插接在活动管(52)内,滑杆(56)的外壁套设有弹簧(58),弹簧(58)的两端分别与密封塞(55)和支架(54)相抵,滑杆(56)的上端固定有拉绳(57),拉绳(57)的一端穿设至导向盖(2)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气液相变与重力势能转化的工业废热回收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吊装单元(4)包括导向滑轮(41)、调节滑轮组(42)和吊装滑轮组(43),调节滑轮组(42)安装在横向调节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雨泽吴泽泽雷雅男
申请(专利权)人:吴雨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