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6521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27 18:54
本案提供一种磁性组件,包含磁芯组及绕线组,磁芯组包含上磁盖、下磁盖、第一中柱、第二中柱及第一侧柱,下磁盖与上磁盖相对设置,第一中柱设置于上磁盖及下磁盖之间,且与上磁盖的任一侧壁之间具有第一距离,第二中柱设置于上磁盖及下磁盖之间,且与上磁盖的任一侧壁之间具有第二距离,其中第二中柱及第一中柱之间具有第三距离,第一侧柱设置于上磁盖及下磁盖之间,且与上磁盖的至少一侧壁相连接,其中第一侧柱的截面积小于等于第一中柱的截面积,绕线组包含第一绕线及第二绕线,第一绕线环绕于第一中柱,第二绕线环绕于第二中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磁性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包含侧柱的磁性组件。


技术介绍

1、目前,于高功率密度的需求下,电源体积不断缩小,使得电源内的电感体积亦随之缩小。为了在小体积下有较佳的效率表现,通常利用铁氧体铁芯构成电感,然而,铁氧体铁芯具有低损耗且高饱和的特性,而为了维持电源效率并解决饱和特性,铁氧体铁芯的感量亦须减小,然而,将造成其电感电流随之上升,且同时增加电源的导通损耗。

2、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克服上述缺点的磁性组件,实为目前迫切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性组件,其每一侧柱的截面积小于等于第一中柱的截面积,使得整体磁性组件于不同的电流下达到饱和时产生非线性的感量变化,进而获得不同的耦合系数,因此,当磁性组件工作于低电流的情况下,磁性组件可维持非耦合的高电感量,而当磁性组件工作于高电流的情况下,磁性组件可利用侧柱的设置以达到高饱和并降低感量,更可同时自动提高其耦合程度,降低交流电流峰值,并可将磁通均匀分布于上磁盖或下磁盖,使得本案的磁性组件可降低组件损耗以及电源的导通损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性组件,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组件,其中所述磁芯组由铁氧体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组件,其中所述第一中柱的截面积相等于所述第二中柱的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组件,其中所述上磁盖的所述多个侧壁至少包含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壁及所述第四侧壁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一侧柱至少与所述第一侧壁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性组件,其中所述磁芯组还包含第二侧柱,设置于所述上磁盖及所述下磁盖之间,且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性组件,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组件,其中所述磁芯组由铁氧体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组件,其中所述第一中柱的截面积相等于所述第二中柱的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组件,其中所述上磁盖的所述多个侧壁至少包含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壁及所述第四侧壁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一侧柱至少与所述第一侧壁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性组件,其中所述磁芯组还包含第二侧柱,设置于所述上磁盖及所述下磁盖之间,且与所述第一侧柱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柱至少与所述第二侧壁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二侧柱的截面积小于等于1/2倍的所述第一中柱的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性组件,其中所述第一中柱朝向所述第二中柱的方向构成第一联机,所述第一侧柱朝向所述第二侧柱的方向构成第二联机,其中所述第二联机通过所述第一联机的中点,且所述第一联机与所述第二联机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性组件,其中所述磁芯组还包含第三侧柱及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竣宇蔡孟锜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