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模多腔主流道的绝热热流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6475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27 18:51
本技术涉及绝热热流道技术领域,公开一种一模多腔主流道的绝热热流道,包括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组前后对称的感温线,所述分流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组左右对称的热咀底座,所述热咀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热咀,所述分流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阀针气缸,所述阀针气缸的输出端活动连接于热咀的内部,所述阀针气缸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本技术通过转轮的转动,从而带动螺杆进行转动,此时活动块会向上移动,从而使传动板带动限位杆相互靠近,从而使其插入限位槽的内部,通过转轮来带动设备可使人员在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快捷,同时,通过螺杆上的螺纹可使限位板更加稳定,从而防止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绝热热流道,具体是一种一模多腔主流道的绝热热流道


技术介绍

1、热流道模具为目前常用的一种塑料注塑成型模具,其相对于冷流道结构的模具,具有节约原料,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品质,简化产品后续工序等诸多优点。

2、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cn106426804a中公开的名称为:其中包括设置在模具底部内的主机嘴、与所述主机嘴连接的分流板、与所述分流板连接的热嘴、设置在模具一侧的流量控制装置和温控装置;所述分流板内设有流道;所述流道包括主流道、次流道和分流道;所述主流道与所述主机嘴相接。

3、但上述专利在热流道拆卸检修或者安装时操作较为不便,通常需要多个螺栓才能将阀针气缸与热咀安装在分流板上,从而在进行操作时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模多腔主流道的绝热热流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一模多腔主流道的绝热热流道,包括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组前后对称的感温线,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模多腔主流道的绝热热流道,包括分流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组前后对称的感温线(2),所述分流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组左右对称的热咀底座(3),所述热咀底座(3)的内部设置有热咀(4),所述分流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阀针气缸(5),所述阀针气缸(5)的输出端活动连接于热咀(4)的内部,所述阀针气缸(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模多腔主流道的绝热热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板(605)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两个,所述传动板(605)的另一端设置呈45°,所述安装座(601)固定连接于阀针气缸(5)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模多腔主流道的绝热热流道,包括分流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组前后对称的感温线(2),所述分流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组左右对称的热咀底座(3),所述热咀底座(3)的内部设置有热咀(4),所述分流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阀针气缸(5),所述阀针气缸(5)的输出端活动连接于热咀(4)的内部,所述阀针气缸(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模多腔主流道的绝热热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板(605)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两个,所述传动板(605)的另一端设置呈45°,所述安装座(601)固定连接于阀针气缸(5)固定连接于安装座(601)的内部,所述转轮(602)转动连接于阀针气缸(5)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模多腔主流道的绝热热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603)的顶端与安装座(601)的顶端转动连接,且螺杆(603)的底端延伸至安装座(601)的内部,所述活动块(604)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永雄李伟茂罗绍桥刘亮袁立冯沛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宝斯捷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