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避雷器组合式安装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6456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27 18:5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避雷器组合式安装组件,包括支架平台、移动底座、避雷器本体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安装于避雷器本体上端,所述支撑座上端固定安装有高压侧电极,所述移动底座上端与避雷器本体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平台中,所述支架平台远离移动底座一侧设有连接组件。本技术中,为输电线路避雷器在杆塔上的可靠安装以及空气间隙距离的准确定位提供了思路,尤其适用于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避雷器;高压侧电极通过支撑座与避雷器本体端部连接,摒弃了传统采用的延长杆,进一步增加了电极与避雷器本体之间的安装稳固性,降低了其在强风作用下的变形、弯折、断裂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避雷器安装,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避雷器组合式安装组件


技术介绍

1、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是我国电网的主干网架,在电能的传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雷电是造成输电线路跳闸的首要原因,随着线路避雷器的成功研发与广泛应用使线路雷击跳闸率降到了合理水平。但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避雷器的投入使用,逐渐暴露出一个新的问题,也就是因避雷器安装金属附件的不合格最终导致避雷器失效,如高压侧电极延长杆在强风作用下变形、弯折甚至断裂,避雷器支架平台安装孔位较为单一使高压侧电极与导线侧电极之间偏差大等等。

2、如何保障线路避雷器在输电杆塔上的简易、便捷、可靠安装是保障避雷器充分发挥防雷作用的关键。因此,急需一种输电线路避雷器组合式安装组件,来实现线路避雷器的安装可靠性、电极间的距离调节与对正调节的简易性和便捷性,解决现有避雷器安装金属附件不规范、不合格带来的避雷器安装稳定性差与防雷效果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输电线路避雷器组合式安装组件。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线路避雷器组合式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平台(1)、移动底座(2)、避雷器本体(3)和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安装于避雷器本体(3)上端,所述支撑座(4)上端固定安装有高压侧电极(5),所述移动底座(2)上端与避雷器本体(3)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底座(2)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平台(1)中,所述支架平台(1)远离移动底座(2)一侧设有连接组件(7),且支架平台(1)通过连接组件(7)固定连接有输电杆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避雷器组合式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侧电极(5)通过支撑座(4)与避雷器本体(3)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避雷器组合式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平台(1)、移动底座(2)、避雷器本体(3)和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安装于避雷器本体(3)上端,所述支撑座(4)上端固定安装有高压侧电极(5),所述移动底座(2)上端与避雷器本体(3)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底座(2)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平台(1)中,所述支架平台(1)远离移动底座(2)一侧设有连接组件(7),且支架平台(1)通过连接组件(7)固定连接有输电杆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避雷器组合式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侧电极(5)通过支撑座(4)与避雷器本体(3)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4)的高度为200-1000mm,且支撑座(4)的数量为1-5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避雷器组合式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2)侧边设置了系列竖向第二安装孔,且每两排第二安装孔为一组,所述第二安装孔共3-5组,每排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数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伟谷山强赵倩李健江翼万帅刘子皓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