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药用缓释型抗静电包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564490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27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用缓释型抗静电包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该药用缓释型抗静电包衣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抗粘剂1.2~2.0%;增塑剂0.4~0.8%;润滑剂0.04~0.22%;乙基纤维素3.0~5.0%;余量为乙醇或乙醇水溶液;所述的润滑剂为碳数C12~C22的长链饱和脂肪酸或长链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该包衣液具有抗静电作用,能够明显改善包衣过程中的静电吸附和微粒粘结现象,利用该包衣液对小直径药物微粒进行包衣,制备得到衣膜完整且光滑无裂痕,缓释效果好,进一步叠加肠溶包衣后可以制备肠溶缓释微粒及口崩片,在小直径功能性微粒及口崩片开发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具体涉及一种药用缓释型抗静电包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缓释包衣是一种用于制备膜控型缓释制剂的包衣技术。缓释包衣成膜材料所形成的包衣膜与水接触后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溶胀,但不溶解。水分通过包衣膜的孔道侵入内部,溶解药物成分,在膜两侧的液体环境中形成浓度差,并以此为药物释放的推动力。通过调节包衣膜的成分与制备工艺可实现对药物释放行为的调控。

2、缓释包衣液包括水分散体体系和有机溶剂体系两种。水分散体包衣体系安全环保,但所制备的缓释包衣膜致密性差,与有机包衣体系相比需要数倍的增重才能实现同等的缓释效果。已有研究报道,服用直径大于200μm的粒子时口腔会有沙砾感,用于口崩片的药物颗粒需小于此限度。小直径药物颗粒比表面积更大,与药物微丸相比,为保证缓释效果需要更高的增重比例,使用有机包衣体系可较大程度地减少包衣材料使用,同时降低包衣微粒粒径超限的风险。

3、流化床包衣过程中,物料颗粒间、物料与容器内壁、风与物料间的摩擦均会产生静电。有机溶剂导电性差,静电随包衣过程的进行逐渐累积,进而引起颗粒间、颗粒与容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用缓释型抗静电包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用缓释型抗静电包衣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缓释型抗静电包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粘剂包括滑石粉、硬脂酸镁或微粉硅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缓释型抗静电包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柠檬酸三乙酯或聚乙二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缓释型抗静电包衣液,其特征在于,长链饱和脂肪酸选自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或山嵛酸,长链饱和脂肪酸甘油酯选自上述长链饱和脂肪酸中的任一种与甘油缩合形成的单脂肪酸甘油酯、双脂肪酸甘油酯或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用缓释型抗静电包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用缓释型抗静电包衣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缓释型抗静电包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粘剂包括滑石粉、硬脂酸镁或微粉硅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缓释型抗静电包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柠檬酸三乙酯或聚乙二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缓释型抗静电包衣液,其特征在于,长链饱和脂肪酸选自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或山嵛酸,长链饱和脂肪酸甘油酯选自上述长链饱和脂肪酸中的任一种与甘油缩合形成的单脂肪酸甘油酯、双脂肪酸甘油酯或三脂肪酸甘油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缓释型抗静电包衣液,其特征在于,乙醇水溶液的浓度为80%~9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弘彭艳玲胡富强孟廷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