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注入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6432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27 18:48
本技术涉及污染地块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原位注入井装置。该原位注入井装置包括井套、微生物菌种盒以及注水组件,井套的内部至少设有一个置物区,井套的套壁与置物区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透水区;每个置物区设有一个微生物菌种盒;注水组件用于朝向置物区注入预设温度的流体。本技术提供的原位注入井装置通过注水组件朝向置物区提供预设温度的流体,预设温度的流体能够降解微生物菌种盒以释放微生物菌种,流体将带动微生物菌种朝向透水区方向移动,进而通过透水区的开设实现微生物菌种的定向释放,确保微生物菌种的覆盖性以及特定温度下的微生物生理活性,使得微生物菌种能够快速降解目标污染物,确保污染地块修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染地块修复,具体地涉及一种原位注入井装置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污染地块修复治理日益受到关注。污染地块类型繁多,常见污染地块包括石油烃污染地块、有机物(含农药类)污染地块、重金属污染地块等。针对于不同污染地块采用修复技术工艺各有不同。通常石油烃污染地块和有机物(含农药类)污染地块可采用化学氧化修复治理工艺,原理是采用较高氧化能力的化学药剂(如芬顿、过硫酸盐、高锰酸盐)进行石油烃和有机物的氧化,但氧化过程会产生各种中间产物,不利于地块的再利用。

2、微生物修复技术对于传统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来说具有较高的优越性,通过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可将石油烃及大部分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目前,微生物地下注入方式主要为注入井或旋喷注入,微生物菌种或溶液采用地表配置通过注入井或旋喷设备进行地下注射施加,该种注入方式下,微生物菌种向地下注射过程中难以控制施加范围,并且,难以确保微生物菌种在地下环境中的有效生物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位注入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注入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注入井装置还包括提拉组件(4),所述提拉组件(4)的一端与所述微生物菌种盒(2)连接,所述提拉组件(4)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井套(1)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位注入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组件(4)包括与所述微生物菌种盒(2)连接的提拉杆(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位注入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注入井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提拉杆(41)外周的卡板(5),所述卡板(5)的外周支撑在所述井套(1)的内壁上。p>

5.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位注入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注入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注入井装置还包括提拉组件(4),所述提拉组件(4)的一端与所述微生物菌种盒(2)连接,所述提拉组件(4)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井套(1)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位注入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组件(4)包括与所述微生物菌种盒(2)连接的提拉杆(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位注入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注入井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提拉杆(41)外周的卡板(5),所述卡板(5)的外周支撑在所述井套(1)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注入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组件(3)包括用于储存流体的恒温储水箱(31)以及与所述恒温储水箱(31)的出液端连接的输水管(32),所述输水管(32)的出水端伸入至所述置物区(11)。

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棵高永利陈民周艳辉桂程翟富科崔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环境修复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