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齿轨列车转向架,具体涉及一种齿轨列车转向架的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1、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主要依靠轮轨间粘着力来获得向前的动力,这使得车辆可以在平直的道路上顺利前进,但面对山地情景的通过路线,山地的坡度限制了单纯靠粘着力爬坡的极限。
2、与普通铁路相比,齿轨铁路在轨道中间铺设有一条特殊的齿轨,这就使得其爬坡能力大大增加,在大坡道通过时依靠齿轮齿轨啮合辅助牵引,具有极其优异的爬坡能力。同时,爬坡因为海拔的上升,同时带来的温度和冰雪的影响,这使得用齿轮齿轨来提供的额外的动力更有意义,能很好的提升车辆整体运营效率。但其转向架需应对车轮磨耗导致的齿轨啮合失效问题,现有技术中,单一结构的驱动装置难以兼顾动力传递、高度调节及制动的协同功能,且齿轮箱结构复杂、体积大,影响列车运行效率。因此,亟需一种集成化、高可靠性的驱动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齿轨列车转向架的驱动结构,以解决车轮磨耗导致的齿轨啮合问题,提升车辆的爬坡能力和运行效率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轨列车转向架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轴(6)固定装配的驱动轴(1),驱动轴(1)的外圆周中部设置有用于与齿轨啮合的齿轨齿轮(2),齿轨齿轮(2)和驱动轴(1)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齿轨齿轮(2)以实现齿轨齿轮(2)偏心效果并能使齿轨齿轮(2)绕着偏心圆圆心旋转来实现齿轨齿轮(2)圆心高度变化以达到齿轨齿轮(2)高度调节的偏心调节组件(3);所述驱动轴(1)的外圆周还连接有用于将驱动力传递给驱动轴(1)的斜齿轮传动组件(4)和用于实现制动的制动组件(5),斜齿轮传动组件(4)和制动组件(5)分别位于偏心调节组件(3)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轨列车转向架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轴(6)固定装配的驱动轴(1),驱动轴(1)的外圆周中部设置有用于与齿轨啮合的齿轨齿轮(2),齿轨齿轮(2)和驱动轴(1)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齿轨齿轮(2)以实现齿轨齿轮(2)偏心效果并能使齿轨齿轮(2)绕着偏心圆圆心旋转来实现齿轨齿轮(2)圆心高度变化以达到齿轨齿轮(2)高度调节的偏心调节组件(3);所述驱动轴(1)的外圆周还连接有用于将驱动力传递给驱动轴(1)的斜齿轮传动组件(4)和用于实现制动的制动组件(5),斜齿轮传动组件(4)和制动组件(5)分别位于偏心调节组件(3)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轨列车转向架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1)的内部沿轴向贯穿且同心开设有用于穿过车轴(6)并与车轴(6)过盈配合的内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轨列车转向架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1)的外圆周中部设置有外齿轮(12);所述齿轨齿轮(2)为直齿轮,包括支撑圈(21),支撑圈(21)的外圆周中部沿周向设置有用于与齿轨啮合的外齿轮齿(22),支撑圈(21)的内圆周中部沿周向设置有用于与外齿轮(12)啮合的内啮合齿(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齿轨列车转向架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调节组件(3)包括内圈与驱动轴(1)同心且外圈偏心的驱动端偏心环套(31)和制动端偏心环套(32),驱动端偏心环套(31)位于斜齿轮传动组件(4)和齿轨齿轮(2)之间,制动端偏心环套(32)位于齿轨齿轮(2)和制动组件(5)之间;所述驱动端偏心环套(31)和支撑圈(21)之间以及制动端偏心环套(32)和支撑圈(21)之间分别设置有圆锥轴承(33);所述制动端偏心环套(32)连接有用于实现齿轨齿轮(2)圆心高度分级定位的分级定位子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齿轨列车转向架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定位子组件包括与制动端偏心环套(32)连接的弧形环(324),弧形环(324)上沿周向开设有若干个非等分设置的高度定位孔(3241),高度定位孔(3241)铰接有固定设置在斜齿轮传动组件(4)上的铰接座(3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齿轨列车转向架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端偏心环套(31)包括两个扣设在驱动轴(1)上的驱动端半偏心环(311),两个驱动端半偏心环(311)的宽径侧开孔并通过开孔中设置的驱动端连接锁(312)连接,两个驱动端半偏心环(311)的外圈且远离齿轨齿轮(2)的一侧设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