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热管理,具体为液冷与相变浸没冷却结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及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1、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系统的核心组件,大部分电动汽车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为-20℃到55℃温差阈值,且电池温度在45℃以内时保持最佳性能,一旦电池温度达到或超过60℃,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发生剧烈反应,电解质可能会分解、燃烧,隔膜可能会熔化,从而引发热失控,存在起火、爆炸等严重安全风险。此外,为了保证电池最佳的工作性能,电池模组温差需控制在温差阈值以内。
2、近年来,液冷冷却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液冷系统通过冷却板或冷却管道与电池模组直接接触,利用冷却液吸收电池产生的热量,维持电池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然而,随着电池功率的增大,液冷冷却因其较低的热移除能力,越来越难以满足要求,并且冷却液在管道或冷却板中的流动可能不均匀,导致电池组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
3、复合相变材料在温度达到相变点时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同时由固体变成液体,可以吸收大量热量,但是复合相变材料的热导率通常较低,同时复合相变材料的吸热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与相变浸没冷却结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导热壳体、设置在导热壳体顶部的导热上盖、填充在电池空隙中的复合相变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与相变浸没冷却结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均温度大于第一温度且小于等于第二温度时的水流量调节规则,公式表示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与相变浸没冷却结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进行电池热管理的调控过程中,如果平均温度小于等于第一温度、且存在任意两个区域的最大温差大于温差阈值时,则基于第一水流量、最大温差、设置的流量调节量,对温度最高的区域以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与相变浸没冷却结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导热壳体、设置在导热壳体顶部的导热上盖、填充在电池空隙中的复合相变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与相变浸没冷却结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均温度大于第一温度且小于等于第二温度时的水流量调节规则,公式表示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与相变浸没冷却结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进行电池热管理的调控过程中,如果平均温度小于等于第一温度、且存在任意两个区域的最大温差大于温差阈值时,则基于第一水流量、最大温差、设置的流量调节量,对温度最高的区域以第二分区流量进行流量调节,对其他区域均固定以第一水流量通水,第二分区流量调节公式表示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与相变浸没冷却结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