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氢气制造,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产出氢气流量变化的原料自动进料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1、氢气作为清洁能源载体,其高效制备技术对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主流的制氢方法包括铝和镁等金属原料与液体原料反应、水电解、烃类重整及甲醇裂解等,其核心设备通常基于化学反应或电化学过程实现氢气生产。然而,相关技术中,制氢系统一般包括进料装置和反应装置,进料组件将原料输送至反应装置进行反应制氢,然而,进料装置的进料速率多采用预设固定值进行进料,缺乏对下游氢气实际需求波动的实时响应机制,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基于产出氢气流量变化的原料自动进料调节系统,用以解决现有进料装置的进料速率多采用预设固定值进行进料,缺乏对下游氢气实际需求波动的实时响应机制,适应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基于产出氢气流量变化的原料自动进料调节系统,应用于制氢装置的原料供给,所述制氢装置包括反应罐,所述反应罐上设有用于氢气排出的第一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产出氢气流量变化的原料自动进料调节系统,应用于制氢装置的原料供给,所述制氢装置包括反应罐(1),所述反应罐(1)上设有用于氢气排出的第一管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2)上设有第一流量计,所述原料自动进料调节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产出氢气流量变化的原料自动进料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4)内设有支撑部(9),所述支撑部(9)沿竖直方向贯穿至底部设有第二出料口(10),所述第二出料口(10)通过第二管道(3)与所述反应罐(1)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罐体(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配合部(11)和第二配合部(12),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产出氢气流量变化的原料自动进料调节系统,应用于制氢装置的原料供给,所述制氢装置包括反应罐(1),所述反应罐(1)上设有用于氢气排出的第一管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2)上设有第一流量计,所述原料自动进料调节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产出氢气流量变化的原料自动进料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4)内设有支撑部(9),所述支撑部(9)沿竖直方向贯穿至底部设有第二出料口(10),所述第二出料口(10)通过第二管道(3)与所述反应罐(1)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罐体(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配合部(11)和第二配合部(12),所述第一出料口(6)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部(11)上;所述第一配合部(11)滑动插设在所述第二出料口(10)内,所述第二配合部(12)与所述第一罐体(4)的顶部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产出氢气流量变化的原料自动进料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量检测机构包括多个称重传感器(13),多个所述称重传感器(13)设置在所述支撑部(9)上;所述第二罐体(5)的周侧设有支撑环(14);多个所述称重传感器(13)绕所述支撑环(14)的轴线均匀布置,且与所述支撑环(14)的位置对应;所述称重传感器(13)与所述支撑环(14)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产出氢气流量变化的原料自动进料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14)的底部设有限位槽(15),所述支撑部(9)上对应所述限位槽(15)设有限位块(16),所述限位块(16)的顶端沿竖直方向可滑动插设在所述限位槽(15)内,且所述限位块(16)的顶部距所述限位槽(15)的槽底预置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产出氢气流量变化的原料自动进料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搅拌组件,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17)、第一转轴(18)和多个桨叶(19);所述第一转轴(18)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罐体(5)内,且由所述第一驱动件(17)驱动转动;多个所述桨叶(19)沿所述第一转轴(18)的轴向间隔设置,且所述桨叶(19)的表面设有多个凸起(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产出氢气流量变化的原料自动进料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8)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昱,程小华,王燕刚,沈张峰,周宏,贾凤安,程景霄,俞委静,钟心悦,罗清汕,程鲁哲,饶征宙,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普菲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