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尾翼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6322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24 18:55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尾翼及车辆,电动尾翼包括底托总成、装饰盖板总成和尾翼板总成。底托总成包括底托,设于底托上的电机总成,以及与电机总成传动连接的连杆机构,连杆机构上设有上支架连接板,上支架连接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尾翼板总成的连杆上支架。连杆上支架与上支架连接板之间设有调节结构和指示结构,调节结构用于调整连杆上支架与上支架连接板之间的相对位置,指示结构用于指示连杆上支架相对于上支架连接板的位置调整量。本技术的电动尾翼,可在调节尾翼面差过程中,通过指示结构指示连杆上支架相对于上支架连接板的位置调整量,从而能够快速调节尾翼板总成的面差,无需借助外部工具,调节操作简单,耗时较短,可提高调节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尾翼,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设有该电动尾翼的车辆。


技术介绍

1、电动尾翼是一种可自动展开的汽车尾翼,汽车电动尾翼又称汽车电动扰流板,是一种在汽车高速行驶过程中对汽车整体气流产生影响的汽车零部件,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尾翼主要对汽车整体气流提供一个纵向向下的压力,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身稳定性提高,抓地力增强,间接的减少了汽车的能耗,同时,使汽车尾部外观增加了一个显着特性,对汽车整体的美观起到了一定的修饰作用。

2、现有技术中的电动尾翼通常包括底托,以及通过连杆机构连接在底托上的尾翼,尾翼的安装位置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其与车身的贴合度和美观性。若尾翼的安装面差过大可能会导致尾翼松动、异响等问题。因此,尾翼组成完成后通常需要调节尾翼的面差,而传统的面差调节需要借助公差吸收器进行调节,操作要求较高,而且调节操作复杂、耗时较多、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动尾翼,以便于调节尾翼板总成的面差,可缩短调节时间。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尾翼,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尾翼,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尾翼,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尾翼,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尾翼,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尾翼,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尾翼,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尾翼,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尾翼,其特征在于: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尾翼,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尾翼,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尾翼,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尾翼,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尾翼,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宇刘旭辛宏达李开超黄泽海徐策王华刘兴
申请(专利权)人: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