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建筑和能源,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能量桩传热管的温差发电设施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全球发展的进程中,能源需求呈现出持续攀升的态势。现代社会的运转高度依赖能源,海量的能源消耗每日都在上演。与此同时,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发新型、清洁且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已然成为关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命题。能量桩作为一种极具创新性的技术构想,巧妙地把建筑基础工程与地热能利用整合为一体。能量桩系统通常与地源热泵联合使用,热泵的效率也受到温差的影响,温差越大,热泵需要更多的能量来进行热交换。过大的温差(例如地下温度与建筑物内部温度相差过多)可能导致热泵的工作负荷增大,从而降低系统的整体效率。实际情况中能量桩系统在冬季地下温度通常保持在10°c到15°c,而建筑物内温度为20°c到25°c,温差约5°c到15°c。在夏季时地下温度大约在18°c到22°c之间,而建筑物内温度通常在32°c到40°c,温差约10°c到22°c。能量桩本应在能源循环利用领域大放异彩,既能为建筑提供稳固支撑,又能借助地下相对稳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能量桩传热管的发电设施,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能量桩传热管的发电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腔均热板(5)中毛细结构是由铜网(6)构成的,用于促进液体工质在毛细作用下循环回流;所述的铜网(6)的网孔目数为30~200目,线径在0.05 mm到0.3 mm之间,孔隙率在40% 到80%之间,厚度在0.1 mm到0.3 mm之间,铜网在真空腔中形成三维立体网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能量桩传热管的发电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片(2)组成结构是中间放置热电元件(3),随后在两侧涂抹导热硅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能量桩传热管的发电设施,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能量桩传热管的发电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腔均热板(5)中毛细结构是由铜网(6)构成的,用于促进液体工质在毛细作用下循环回流;所述的铜网(6)的网孔目数为30~200目,线径在0.05 mm到0.3 mm之间,孔隙率在40% 到80%之间,厚度在0.1 mm到0.3 mm之间,铜网在真空腔中形成三维立体网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能量桩传热管的发电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片(2)组成结构是中间放置热电元件(3),随后在两侧涂抹导热硅脂(4),最后在导热硅脂(4)的外侧粘合上真空腔均热板(5),从而组成温差发电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能量桩传热管的发电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电箱(13)主体结构采用铝合金制成,外部包裹有隔热材料,内部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上蓄水池(17)、下蓄水池(18)、空腔(16)以及在空腔两侧密封的铝合金板(19)两侧的阀门(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能量桩传热管的发电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蓄水池(17)、下蓄水池(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义,喻忠,高志宏,王海祥,相旭,雷永生,张碧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