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相关设备,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板式分流换热器。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制冷设备等设备中的换热器中,如各种蒸发器中,其一般在主体的一侧设置多孔分配头,其有一个进口,和多个出口,所有出口通过连接管与蒸发器的换热管的对应的进口相连通,其分配头呈锥形状,然后,多个铜管的一端通接出口,另一端通接换热管的对应的进口,其体积大,设置在主体的一侧处,大大占用外部的空间,使用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在一些室内空调设备中,安装此结构,使得其空间占用过大,增加了室内机的体积,占用过多的室内空间,实现效果并不理想,而且由于分配头摆放位置等原因,其也无法保证每个出口出来的物料(制冷剂)是一致的,效果并不理想,如横向放置时,其上部肯定没有下部出料快也没有下部出料的量多,而且当物料为气液混合物时,从上部出料中气体量多,液体量少,下部的液体量多,气体量少,均匀性不够;
2、因此,现有的有采用圆柱形类型的分配器结构,以减少其空间并提高其均分效果,如图1所示,其缩小下部的进液口进气,可以将气液混合的制冷剂尽可能的沿着中部的竖直通道向上输送,以保证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式分流换热器,包括多根换热管(300),多个散热翅片(301)固定在所有换热管(300)上,其特征在于:所有换热管(300)呈至少两列排列,同一列的所有的换热管(300)的进料端通接其对应一侧的板式分流器(20)的出料口,另一列的所有换热管(300)的出料端通接板式分流器(20)的回料口,同一列的所有的换热管(300)的出料端通接其对应一侧的板式回液器(30)的进料口,另一列的所有换热管(300)的进料端通接对应一侧的板式回液器(30)的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分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回液器(30)包括回液器前固定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式分流换热器,包括多根换热管(300),多个散热翅片(301)固定在所有换热管(300)上,其特征在于:所有换热管(300)呈至少两列排列,同一列的所有的换热管(300)的进料端通接其对应一侧的板式分流器(20)的出料口,另一列的所有换热管(300)的出料端通接板式分流器(20)的回料口,同一列的所有的换热管(300)的出料端通接其对应一侧的板式回液器(30)的进料口,另一列的所有换热管(300)的进料端通接对应一侧的板式回液器(30)的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分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回液器(30)包括回液器前固定板(31)、回液器后固定板(32)和回液器中心固定板(33),回液器前固定板(31)固定在回液器中心固定板(33)的前壁面上并覆盖回液器中心固定板(33)的前壁面,回液器中心固定板(33)的后壁面上固定有回液器后固定板(32),回液器后固定板(32)覆盖回液器中心固定板(33)的后壁面,回液器中心固定板(33)上成型有多个腰型通槽(331),回液器前固定板(31)上成型有多个进液连接通孔(311)和多个出液连接通孔(312),每个腰型通槽(331)与对应的进液连接通孔(311)和出液连接通孔(312)相通,对应的换热管(300)的后部的出料端通接对应的进液连接通孔(311),对应的换热管(300)的后部的进料端通接对应的出液连接通孔(3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分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分流器(20)包括主竖直通道板(10),主竖直通道板(10)的前端面上固定有分流器前固定板(21),分流器前固定板(21)覆盖主竖直通道板(10)的前端面,主竖直通道板(10)的后壁面上安装有分流器后连接固定板(22),分流器前固定板(21)的中部成型有总进料通孔(211),总进料通孔(211)与主竖直通道板(10)的总进料通道(1)的进料口相通并对应,主竖直通道板(10)的出料端与分流器后连接固定板(22)上成型的对应的前出料连接通孔(23)相通并对应,对应的换热管(300)的前部的进料端与对应的前出料连接通孔(23)相通,对应的换热管(300)的前部的出料端与对应的主竖直通道板(10)上成型的总出料通槽(11)相通,总出料通槽(11)与分流器前固定板(21)上成型的总出料通孔(24)相通并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式分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进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昆,汪根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同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