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配件生产用打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62426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24 18:5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配件生产用打孔设备,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顶部中心处贯穿开有矩形通槽,且矩形通槽的内部设置有存料框架,所述存料框架的底部两端均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且存料框架的底部内壁滑动插接有第一矩形推料板,所述第一矩形推料板的底部外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缓冲弹簧;本技术在对圆柱体零部件进行开孔处理的过程中,通过两侧可滑动调节位置的挤压槽板,能够快速的对圆柱体零部件进行夹持固定处理,并且顶部还设有可拆卸的弧形压顶板,从而能够根据需要加工的零部件尺寸和形状,快速选取和安装合适型号的弧形压顶板,不仅能够提高整体的实用性,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于零部件的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生产,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配件生产用打孔设备


技术介绍

1、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的俗称,自动控制机器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狭义上对机器人的定义还有很多分类法及争议,有些电脑程序甚至也被称为机器人,在当代工业中,机器人指能自动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装置,用以取代或协助人类工作。而为了提高机器人在使用时整体的灵活性得到提高,从而在机器人的转动关节部位设置相应的转轴,从而提高机器人整体的灵活性,而关节处的转轴为了方便安装连接,从而需要对转轴的端部进行打孔处理,可是现有的打孔装置对于圆柱形结构的部件进行打孔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2、1、打孔不精准,易打滑。现有的打孔装置在对圆柱体零部件进行打孔加工处理时,往往由于圆柱体不好夹持固定,从而在对圆柱体零部件进行打孔时,极易出现圆柱形零部件旋转,导致打孔位置偏移。

3、2、上料存在不便。现有的圆柱体零部件在进行加工打孔处理的过程中,其整体的上料过程,基本都是采用人工手动上料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导致整体的上料速度较慢,并且手动放置零部件位置会存在偏差,还需要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配件生产用打孔设备,包括加工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的顶部中心处贯穿开有矩形通槽(2),且矩形通槽(2)的内部设置有存料框架(3),所述存料框架(3)的底部两端均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4),且存料框架(3)的底部内壁滑动插接有第一矩形推料板(5),所述第一矩形推料板(5)的底部外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缓冲弹簧(6),且缓冲弹簧(6)底部焊接有第二矩形推料板(7),所述第二矩形推料板(7)的底部中心处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8),所述加工台(1)顶部与矩形通槽(2)相互垂直方向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支架(9),且固定支架(9)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伺服气缸(10),所述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配件生产用打孔设备,包括加工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的顶部中心处贯穿开有矩形通槽(2),且矩形通槽(2)的内部设置有存料框架(3),所述存料框架(3)的底部两端均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4),且存料框架(3)的底部内壁滑动插接有第一矩形推料板(5),所述第一矩形推料板(5)的底部外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缓冲弹簧(6),且缓冲弹簧(6)底部焊接有第二矩形推料板(7),所述第二矩形推料板(7)的底部中心处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8),所述加工台(1)顶部与矩形通槽(2)相互垂直方向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支架(9),且固定支架(9)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伺服气缸(10),所述伺服气缸(10)的活塞杆处通过固定座安装有驱动电机(11),且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有打孔钻头(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配件生产用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顶部位于矩形通槽(2)的两侧均开设有相互平行的限位滑槽(13),且限位滑槽(13)的内壁滑动插接有限位滑块(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配件生产用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普迪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