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既有建筑抗震性能动态评估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6230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24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既有建筑抗震性能动态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建筑抗震评估技术领域。包括对建筑材料数据和既有建筑数据进行收集,基于采集的既有建筑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主体部位和次要部位,对采集的建筑数据进行调整,基于建筑材料数据和调整后的建筑数据构建与既有建筑孪生的数字模型;模型验证,将构建的既有建筑模型与现有采集参数进行比对,模拟地震对既有建筑模型进行测试,预设抗震损伤数据,汇总抗震数据与抗震损伤数据进行比对。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既有建筑区分成主体部位和次要部位,同时,通过算法调整主体部位和次要部位的采样频率和精度,在保持模型精度的同时减少模型复杂度,降低了对计算资源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抗震评估,具体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既有建筑抗震性能动态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数字孪生既有建筑抗震性能动态评估,是通过创建建筑物的精确虚拟模型,并结合安装在实际建筑中的传感器数据,实时监测和模拟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评估其抗震性能,不仅能预测建筑物在地震中的表现,还能根据分析结果提供优化建议,帮助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在灾害发生时减少损害。

2、申请公布号为cn110472350a的一种基于虚拟仿真的地震震害评估方法借助虚拟仿真系统,通过收集多地区不同结构参数的建筑物样本,将建筑物样本简化抽象为建筑物结构简图,建立建筑物样本数据库的震害矩阵,并对地震烈度与平均震害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曲线拟合,得到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物样本的地震烈度与震害指数的关系,通过对建筑物样本的各项结构参数以及不同地震烈度进行随机的组合搭配,最后在虚拟仿真系统模拟出建筑物样本在不同结构参数和不同地震烈度下的破坏情况。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虚拟仿真的地震震害评估方法,能够对不同结构参数的建筑物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破坏情况进行虚拟仿真,从而让人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既有建筑抗震性能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既有建筑抗震性能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收集,对既有建筑的建筑材料进行测试,得到建筑材料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收集既有建筑的几何尺寸、材料属性、内部布局和性能参数,确保后期数据孪生建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既有建筑抗震性能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位识别,预设抗震重要性得分,基于采集的建筑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建筑不同部位的抗震能力,将建筑区分成主体部位和次要部位,区分公式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既有建筑抗震性能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既有建筑抗震性能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收集,对既有建筑的建筑材料进行测试,得到建筑材料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收集既有建筑的几何尺寸、材料属性、内部布局和性能参数,确保后期数据孪生建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既有建筑抗震性能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位识别,预设抗震重要性得分,基于采集的建筑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建筑不同部位的抗震能力,将建筑区分成主体部位和次要部位,区分公式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既有建筑抗震性能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算法调整,基于主体部位和次要部位,对采集的建筑数据进行调整,主体部位采样频率公式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既有建筑抗震性能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算法调整,基于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会银陆黎艳郑琼蒋利华张和平方冲胡晓兰王乾英李爽林艳谢红秀刘俊辰李晓雪孙越也郑涛刘嫔嫔王黎妮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科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鉴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