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动力电池的集流盘及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6222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24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集流盘及动力电池。集流盘包括盘体,盘体向一侧延伸出延伸柄,延伸柄远离盘体的端部被配置为与极柱的底面焊接,盘体上形成有通孔及围绕通孔的上凸环,上凸环和通孔之间形成有平面支撑环,沿上凸环和平面支撑环的周长方向形成有多个间隔槽,多个间隔槽将上凸环分割为用于和折弯后的延伸柄的端部弹性抵接的多个弹性抵接部以及将平面支撑环分割为分别与各弹性抵接部连接的多个部分,平面支撑环的底面设有膨胀体,膨胀体在浸入电解液时膨胀变厚以填充其下方缝隙并向上推动弹性抵接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规避延伸柄位置严重发热给动力电池带来安全隐患,而且可以保证自适应并联辅助过流回路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集流盘及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1、目前,锂离子/钠离子圆柱动力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容量一致性好,可支持大倍率充放电等优势逐渐成为新能源行业主流产品。越来越多的厂家持续追求圆柱动力电池结构紧凑性优化来提高能量密度。不过目前存在如下常见问题:

2、1、圆柱动力电池常见集流盘的延伸柄较长,导致动力电池内阻偏高,动力电池大倍率充放电时,延伸柄位置发热严重,给动力电池带来安全隐患。

3、2、圆柱动力电池需预留集流盘的延伸柄的折弯空间,为保证动力电池内部结构紧凑性,顶盖下塑胶需有一圈下凸环压住集流盘,对折弯空间形成密封,延伸柄无法有效散热,给动力电池带来安全隐患。

4、3、从装车后长期震动的工况来说,对动力电池内部结构紧凑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延伸柄折弯位需探索更紧凑的适配结构,来确保其较好的抗震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集流盘及动力电池,能够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至少一技术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集流盘,所述集流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被配置为与卷芯的全极耳焊接,所述盘体向一侧延伸出延伸柄,所述延伸柄远离所述盘体的端部被配置为与极柱的底面焊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上形成有通孔以及围绕所述通孔的上凸环,所述上凸环和所述通孔之间形成有平面支撑环,沿所述上凸环和所述平面支撑环的周长方向形成有多个间隔槽,所述多个间隔槽将所述上凸环分割为用于和折弯后的所述延伸柄的所述端部弹性抵接的多个弹性抵接部以及将所述平面支撑环分割为分别与各所述弹性抵接部连接的多个部分,所述平面支撑环的底面设有膨胀体,所述膨胀体被配置为在浸入电解液时膨胀变厚以填充其下方缝隙并向上推动所述弹性抵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集流盘,所述集流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被配置为与卷芯的全极耳焊接,所述盘体向一侧延伸出延伸柄,所述延伸柄远离所述盘体的端部被配置为与极柱的底面焊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上形成有通孔以及围绕所述通孔的上凸环,所述上凸环和所述通孔之间形成有平面支撑环,沿所述上凸环和所述平面支撑环的周长方向形成有多个间隔槽,所述多个间隔槽将所述上凸环分割为用于和折弯后的所述延伸柄的所述端部弹性抵接的多个弹性抵接部以及将所述平面支撑环分割为分别与各所述弹性抵接部连接的多个部分,所述平面支撑环的底面设有膨胀体,所述膨胀体被配置为在浸入电解液时膨胀变厚以填充其下方缝隙并向上推动所述弹性抵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力电池的集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体为膨胀胶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力电池的集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体贴设固定在所述平面支撑环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力电池的集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体沿所述平面支撑环设置至少一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力电池的集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法稳黄旸赵悠曼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