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纯碱制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工业废气和工业废盐水制碱的系统。
技术介绍
1、“侯氏制碱法 1.0”化学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化学反应步骤:
2、(1)nh3+h2o+co2=nh4hco3
3、(2)nh4hco3+nacl=nh4cl+nahco3↓
4、(3)2nahco3=na2co3+co2↑+h2o(热分解)
5、上述三个反应步骤中,(1)、(2)两个反应步骤在碳化反应器(俗称碳化塔)中进行,而步骤(3)则在煅烧炉中进行。相对于“索尔维制碱法”而言,“侯氏制碱法 1.0”是把氨厂和碱厂联建联产,由氨厂向碱厂提供反应所需要的氨和二氧化碳原料,反应不仅产出目标产物na2co3的前体化合物 nahco3,同时产出氯化铵可回收作为化工产品或化肥使用,而非“索尔维制碱法”工艺中产出的大量固废cacl2,从而提高了原子经济性和生产过程价值得到大幅提升。
6、然而,目前的侯式联合制碱工艺中,生产纯碱所用的原料如nh3、co2及nacl均需要购买,合成氨原料主要来自煤制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工业废气和工业废盐水制碱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液管路、废气管路、氨气管路、换热器、氧化反应塔、除尘塔、初步碳化反应塔和深度碳化反应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翼,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翼设置在所述搅拌轴远离所述搅拌电机的一端;所述搅拌轴远离所述搅拌电机的一端穿过所述深度碳化反应塔深入所述深度碳化反应塔内部;所述搅拌翼沿竖直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强化传质反应器和所述第二强化传质反应器的上方,所述搅拌翼沿水平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强化传质反应器和所述第二强化传质反应器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工业废气和工业废盐水制碱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液管路、废气管路、氨气管路、换热器、氧化反应塔、除尘塔、初步碳化反应塔和深度碳化反应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翼,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翼设置在所述搅拌轴远离所述搅拌电机的一端;所述搅拌轴远离所述搅拌电机的一端穿过所述深度碳化反应塔深入所述深度碳化反应塔内部;所述搅拌翼沿竖直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强化传质反应器和所述第二强化传质反应器的上方,所述搅拌翼沿水平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强化传质反应器和所述第二强化传质反应器的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强化传质反应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强化传质反应器的出口间设置有分布管;所述分布管靠近所述搅拌翼一侧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分布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碳化反应塔内还设置有第三强化传质反应器,所述第三强化传质反应器设置在所述深度碳化反应塔的液面上方;所述第三强化传质反应器的出口连接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深入所述深度碳化反应塔的液面,且所述延伸管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强化传质反应器和所述第二强化传质反应器的上方;所述第三输送管路的出口与所述第三强化传质反应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碳化反应塔内设置有第四强化传质反应器和第五强化传质反应器,所述第四强化传质反应器设置于所述初步碳化反应塔内液面的下方,所述第五强化传质反应器设置于所述初步碳化反应塔内液面的上方,所述第五强化传质反应器的出口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出口与所述第四强化传质反应器相连;所述第一输送管路与所述第五强化传质反应器连接;所述氨气管路、所述第二输送管路均与所述第四强化传质反应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炳,李磊,吕权,孙海宁,李鑫垚,张锋,杨高东,杨国强,王宝荣,孟为民,曹宇,周政,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安立格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