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支架,具体地,涉及光伏支架锚杆基础。
技术介绍
1、光伏电站用地需求量较大,受用地紧张的影响,大型地面光伏电站有平原向山地转移的趋势,而随着光伏电站建设数量的急剧增加,地势较好的山地已经很难找到,电站的选址地形条件越来越差,建设难度越来越大。
2、相关技术中,适用于山区的光伏支架基础设置不经济、不环保,安装制作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2、山区光伏支架基础一般采用桩基础,桩体直径约250~400mm左右,如果采用大型施工机械施工,对于大坡度的山地,打桩机械上不去,货运索道无法运输大型机械设备,存在无法施工的困难;如果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则施工周期会很长,且面临较高的施工安全风险;如果采用爆破施工的方式,则面对不同地区炸药管控以及安全风险的问题;如果需要修路后让机械上山,则需要大面积开方开山进行修路,在面对大面积水土流失、环保等压力的同时,施工成本会很高,造成经济性差。
3、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支架锚杆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锚杆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基础还包括定位钢筋,所述定位钢筋设在所述第一锚筋与所述锚孔之间且所述定位钢筋分别与所述第一锚筋的外周面和所述锚孔的内周面相抵,以便所述定位钢筋对所述第一锚筋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支架锚杆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钢筋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钢筋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锚筋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锚杆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基体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设在所述第二段的下方,在正交于上下方向上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支架锚杆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锚杆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基础还包括定位钢筋,所述定位钢筋设在所述第一锚筋与所述锚孔之间且所述定位钢筋分别与所述第一锚筋的外周面和所述锚孔的内周面相抵,以便所述定位钢筋对所述第一锚筋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支架锚杆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钢筋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钢筋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锚筋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锚杆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基体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设在所述第二段的下方,在正交于上下方向上的投影面内,所述第二段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段内,所述第一锚筋穿设在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锚杆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基础还包括多个第二锚筋,多个所述第二锚筋均焊接在所述第一锚筋的上端部,多个所述第二锚筋沿所述第一锚筋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锚筋设在所述承台钢筋骨架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锚杆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园,朱伯文,王稳,曹岳,聂攀,门旭,马东,韩燕,芦明智,李翠林,吴学锋,李金柱,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