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井筒报警灭火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61560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24 18:44
本技术公开了矿用井筒报警灭火控制装置,包括矿井,所述矿井内一侧安装有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固定在矿井内下方的机架。通过设置防护组件,能够在传送带对煤炭输送过程中,摩擦轮与传送带接触并受到摩擦力的带动进行转动,转动过程中带动其中一个同步轮转动,进而通过同步带带动另一个同步轮转动,通过另一侧同步轮的转动时清洁辊转动,清洁辊转动过程中会带动刷毛与测温光缆接触,通过刷毛不仅能够防止空气中的粉尘附着在测温光缆上,而且还能对测温光缆表面进行清理,同时在单次喷淋降温后能够快速将附着在测温光缆上的水雾进行清理,保证测温光缆的正常使用,提高测温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矿用井筒报警灭火,特别是涉及矿用井筒报警灭火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井筒"通常指的是在地面上建造的用于保护井口的结构,常见于矿井、油井、水井等地下工程中。井筒有助于确保井口的安全,并提供了一个进入和离开井口的通道,同时还可以起到支撑井口周围土壤和岩石的作用。

2、现有的技术中,为了降低矿井内火灾概率,通常会在井筒处布设报警灭火装置,其通过安装在传送带一侧的测温光缆对温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输送至终端的测温主机处,温度过高时则通过设定相应的程序使喷淋装置对传送带处喷水降温,在使用过程中,测温光缆作为必要的检测线路,其暴露在空气中,而矿井内空气不仅粉尘含量较高,且在单次喷淋降温后大量的水雾附着在测温光缆表面,影响测温光缆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矿用井筒报警灭火控制装置。

2、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3、矿用井筒报警灭火控制装置,包括矿井,所述矿井内一侧安装有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固定在矿井内下方的机架,所述机架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矿用井筒报警灭火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矿井(1),所述矿井(1)内一侧安装有输送组件(2),所述输送组件(2)包括固定在矿井(1)内下方的机架(201),所述机架(201)内安装有传送带(202),且所述机架(201)内两侧位于所述传送带(202)上方固定有测温光缆(3),所述传送带(202)外侧设置有防护组件(4),所述防护组件(4)包括与所述传送带(202)接触的摩擦轮(401)以及位于所述摩擦轮(401)上方的清洁辊(402),所述清洁辊(402)外侧固定有刷毛(403),且所述刷毛(403)与所述测温光缆(3)接触,所述摩擦轮(401)和所述清洁辊(402)一侧均安装有同...

【技术特征摘要】

1.矿用井筒报警灭火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矿井(1),所述矿井(1)内一侧安装有输送组件(2),所述输送组件(2)包括固定在矿井(1)内下方的机架(201),所述机架(201)内安装有传送带(202),且所述机架(201)内两侧位于所述传送带(202)上方固定有测温光缆(3),所述传送带(202)外侧设置有防护组件(4),所述防护组件(4)包括与所述传送带(202)接触的摩擦轮(401)以及位于所述摩擦轮(401)上方的清洁辊(402),所述清洁辊(402)外侧固定有刷毛(403),且所述刷毛(403)与所述测温光缆(3)接触,所述摩擦轮(401)和所述清洁辊(402)一侧均安装有同步轮(404),所述同步轮(404)外侧通过齿槽啮合连接有同步带(4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井筒报警灭火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2)外侧设置有多组喷淋组件(6),所述喷淋组件(6)包括固定在所述矿井(1)内的支撑架(601),所述支撑架(601)顶端安装有分流管(602),所述分流管(602)底端等距安装有多个喷头(60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平王莉董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真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